• 欢迎来到齐鲁教师发展论坛!
  • 主页 > 课题研究 > 教改前沿 >
  • “学教翻转”为什么这么难
    发布时间:2020-01-20 10:08          作者:吴慧琳          来源:中国教师报         阅读:

    每次学习共同体工作坊,艺术课程的参与者一直是最少的,这很正常。因为,艺术不是中高考的主要拼搏科目,也不是各校重点发展的项目,更不是国家培育教师专业的第一选项。在日本东京大学佐藤学教授的书籍中,也很少见到以音乐或美术课作为课堂观察的课例。那么,我如何告诉大家,或是帮助大家打开所谓的“蚂蚁之眼”看到真实课堂的需要,找到深度学习的关键呢?

    其实我一点也不担心,因为艺术课程本身就是具备学习共同体哲学思想的,就是需要打开“五感”知觉“倾听”所有的有声与无声,养成对美感的鉴赏能力,进一步找到在音乐中我们称之为“Tone”调性,就是共同的频道,也就是在课堂中建构共通的肢体语言,燃烧共享的温度,找到可以信任与倾听的学伴。所以肢体感官的敏锐性,在艺术课堂上不仅用在艺术元素本身,更附着于学习者与教师身上,甚至我们必须更精致与细微地构建每一个步骤。这些在艺术氛围中缺一不可,因为它具有佐藤学教授所强调的“公共性”,因为它必须被看到。

    艺术是生活的养分

    倾听只是基本方式,实践才是更重要的,这点与学习共同体强调的方式是相通的。

    艺术是重要的美感教育源泉,通过倾听培养每一个人从小具备美学鉴赏能力,提供人人可观察学习、修养品行、提升涵养的实践机会。所以必须具有公开、公平、公正的方式,使人人有机会、个个都独特。而这样的作为是时时存在的,也是艺术教育要带给人类的幸福。

    佐藤学教授认为,教育者最重要的是先成为一个学习的人。教师应该敞开心胸关注与倾听,课堂上分秒发生的光景,每一个细枝末节都可能是课堂改革的起点。有了起点,就有了“实践-反思-策略-再实践-再反思”的教学模式,真正做到提供最适切的教学服务。

    学习共同体强调的关注与倾听,也就是要真正提醒教师“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是所有课堂研究焦点关注的主体。学生为何而学?如何去学?学会什么?才是教师如何发挥有效教学策略的重要教学思考。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最终应该培养学习者主动探索、审美思辨、创新变革的能力。

    人类应该追求有品质、有美感的生活,能够提供这样的生活条件,就是来自艺术的熏陶,因为艺术即生活,生活即艺术。艺术是生活的养分,在课堂上,人人都应以欣赏的角度悦纳别人的想法,以分享新知的态度丰富人文素养。所以,人人上好艺术课是重要课题。

    让课堂有温度地展示

    近年来,在教改声中大家都会说“把教室还给学生,让学生做真正的主人”。撇开大环境的影响与限制,的确大家也都在努力中,但没有看到课堂真正的“还权”。教师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能否真正放下手中的教鞭,交出管理权,让学生能真正行使自主学习权,教室拥有自主开放的新鲜空气,师生共享学习中的民主与平等,也就是佐藤学教授所强调的“民主性”,对教师专业是极大的考验与挑战,因为学生随时都准备好接收他们原有的“领土”,而教师是否能觉察与自省,已经准备好了吗?在我看来,看似放手,其实是埋了更多无形的暗道与绳索,还是将学生“抓”在手上。因为,僵化的模板将教师禁锢太久,不是不放,而是不知如何放。

    所以,佐藤学教授所强调的“卓越性”,最终表现的还是学习严重的M型趋势,因为“教”与“学”的翻转终究是翻了个跟斗罢了。学优生的“卓越”局限在分数表现,没有温度,缺乏素养;学困生的“卓越”表现在原地打转,失去温度,素养匮乏。如果教师在广泛阅读了佐藤学教授所有的书籍后依然无法建立起相关哲学脉络,那么终究是带着已有框架困惑其中。而我认为,为何不放开学科的枷锁,在每一次课程开始前注入一点人文情怀,带入一些艺术氛围,让自己的课堂有温度地开展起来呢?

    创造“学”与“教”的乐趣

    2019年7月和8月,我两次来到内蒙古赤峰市。7月姑且称之为了解地形与民俗风情,并为8月的课程预热;8月则到了目的地“克什克腾旗”展开了学习共同体的内蒙古之旅。内蒙古大草原宽广辽阔,课堂风景应该开放自由;内蒙古同胞热情好客,课堂氛围应该温暖欢快!

    当然,课堂上,孩子还是害羞的,还是队伍排得直直的,还是不知所措的。这样的情景,格外令人痛惜。艺术课程到底如何观课?观什么?以下是我在内蒙古的“教与学”当中提供的个人反思与感想。

    每一次课程我都建议教师要有几个步骤:

    一、了解学生学习经验:开启成功课程的起点。

    二、认识当地文化特色:作为介入的课程元素。

    三、玩精、玩会、玩好:掌握目标整合旧知识。

    以生活中的经验作为媒介是在艺术课程中最容易做的。

    艺术课堂—如何进行真正的“倾听”,进入慧琳姐姐的好好玩课堂——

    当我们“拍”在一起

    课程大纲:

    一、对象:五年级学生

    二、时间:60分钟

    三、地点:克什克腾旗

    四、教学难点:能正确认识二拍与三拍的重音与补充拍;能辨识不同拍子的音乐;能以肢体表现大拍与分拍。

    五、活动设计:能聆听并完成与他人对唱歌曲;能掌握空间,以肢体表现拍子;能立即反应出拍子转换的动作;能与他人合作,相互欣赏分享。

    六、评价:完成与他人的对唱和自我介绍;认识不同拍子的重音位置;辨识不同拍子的音乐,并能正确做出指定动作;能欣赏并与他人完成指定任务。

    七、教学流程(简版)

    为了让孩子快速认识并信任我,我利用了一首很简单的英文歌曲“Hello歌”作为暖场,整首歌只有两句歌词重复,而且很容易上口,也为孩子们带来新鲜感,因为他们从没有在音乐课中唱过英文歌。所以,好好玩的音乐游戏课堂就开始了。

    1. 打破孩子对于课堂的怯生与抗拒,Hello,Everybody!

    在Hello的问好歌声中,开启了我和孩子们的音乐课堂。音乐课堂上最重要的一把钥匙是倾听,这是拉近与消除孩子与我陌生感的最佳利器。所以,二话不说,就是以歌声来开场。因为,我认为草原上长大的孩子应该个个拥有天籁歌喉,歌声嘹亮。

    2. 有效策略,高效执行。

    在暖身活动中,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而对话式的歌唱,消除了孩子们的紧张,同时也让他们开始以肢体感官来“倾听”,增加歌曲的熟悉度。

    游戏式的进行:增加歌唱的趣味性,并在熟悉之后加上肢体的舞动,快速地活跃教学气氛。

    人人都在课堂中:邀请观课教师共同享受这首轻快活泼的歌曲,也让现场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在课堂上的存在感,学生也不是被“监视”着的感觉。

    快乐拍球,进入目标:运用生活中的物品,拉近孩子与课堂的距离。这堂课使用了慧琳姐姐远近驰名的挂钩节奏,以及孩子们喜欢的气球作为拍子的学习工具。孩子们在重音位置上的认知的确花了一些时间,但是一旦找到了旧经验,很快全班就动了起来。

    虽然利用气球表现重音还没有很准确,但是每个人都很努力与很投入的样子,就是最棒的。

    3. 难点太多,难倒自己。

    跨出成功第一步,发展活动是重要的设计:必须以学生的旧经验为起点融入新知识,层层架构,由浅而深,通过趣味地改装堆叠,让孩子在做中学、错中学、玩中学,才能提高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同伴互助,谋略策划:如果游戏是课程的历程,就会产生竞争,而且必须是友好良性的。因此就可以适切分组,学优生和学困生混合编组,通过模范带领,帮助学困生脱困,教师更可以从中发现孩子是如何改变自己的。也许不是一下子完全通了,但是关键的改变时刻是持续下去的重要契机。

    创作欣赏,赞美分享:许多教师上课是按部就班,照本宣科,所有的结果早在教师的掌握中,而学生的感受也早在意料之中。但是,艺术课程最核心的部分就是要培养学生具备审美思辨、多元创新的能力。因此,“倾听”在艺术课程中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养成,这样才能与人靠近,能欣赏、能辨别,更重要的是能说出自己的观点与感受。

    4. 美好课堂,总结回馈。

    历程梳理,整合难点:课程上完,为孩子与自己的教学归纳统整是必要的,因为教师必须就教材、环境、学生学习等进行省思。对学生而言,是再一次巩固他们所学的知识;对教师而言,是自我教学的专业反思。

    教师也需要从每一堂课找到支持教学的价值与力量。最不能忽视的是,教师必须熟悉整个学科领域的提纲,做好备课工作,而不是背课,要能够掌握与整合教材,这样的备课才有意义。

    同时,重视课堂上每一个人的感受是我非常在意的。观课的人如果对教师的教学没有感觉,那么所看到的都是“浅表的现象”,包括对于看到孩子的表现也是如此。因此,透过课程设计,感受到人人都在课堂上,彼此重视、相互协助,这样看到的才是真实的课堂。教师要明白,倾听不是蹲下就可以了,要知道为何倾听。

    课程结束后,我的脑海里一直萦绕的是孩子找朋友say hello的腼腆笑容,还有玩拍子找重音时的自信神情,孩子们真棒!在经过设计的课程统整与唤醒下,他们很快轻松地串联起新知识。在我所掌握的课堂节奏中,每一个孩子都受到时刻的关注与确认。

    教师是课堂的灵魂者,所以专业能力很重要。每个人都希望在有感的课程中创造“学”与“教”的乐趣。如同佐藤学教授提到:“教师的工作有如回力棒,无论投向何处,最后一定会回到投掷者的手中”。这也充分说明,无论课堂上发生什么问题,都会回到教师的教学实践中,最后终究也会回到实践主体,也就是教师本身的做法与存在方式上,而这一切都必须借由教师的专业体现出来。同时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通过学习共同体的哲学思想与方式的传递,让课堂有灵魂,共建有价值的课堂与持续永恒的课堂精神。

    (作者系台湾教育学博士)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