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齐鲁教师发展论坛!
  • 主页 > 课题研究 > 教改前沿 >
  • 拿准课程定位
    发布时间:2019-05-20 15:55          作者:左小青          来源:中国教师报         阅读:

        生涯规划的概念虽然由来已久,但由于我国对生涯规划教育的理论、机制、资源、发展路径等还不完善,国外较成熟的经验也难以适应国内学校的本土特殊性。所以,我们在开展生涯规划教育时一定要准确定位。

        定位一:与时代脉搏共振。信息时代,事物瞬息万变,这要求学校成为一个信息场,一个整合资源、提供体验的地方,便于学生观察和体验社会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可以建立“大生涯资源圈”,开设新闻收视课,由教师收集、剪辑国内外新闻并向全校学生播报;寻找社会资源,建立实践体验基地,让学生深度体验行业生活;挖掘家长、校友资源,举办“预见未来·亲近专业”“预见未来·职场面对面”等活动,让学生近距离了解行业、职业。

        定位二:与学生素养相融和。学生未来有多种可能,但不能因未来的不可测而不选择、不规划。学校在实践中要全面考量学生,让学生的生涯规划始终与个人素养相和,不背离、不割裂、不限制,创设多种途径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发现自我。例如,建立系统的生涯核心课程,内容包含生涯重大问题,如生命的意义、我的生命线、我的人生目标等,同时也涉及自我认知的重要内容,如气质、影响我的人和事物等。为了更好地将生涯规划教育与学生素养相融和,还可以设计生涯决策和生涯资源的内容,如生涯抉择平衡单、我的家庭职业树等。

        定位三:以终为始,着眼未来。生涯规划教育要着眼于学生人生的完整历程,这需要学校的生涯规划教育不仅扎根学生的现在,也坚定地指向学生的未来。实践中,学校可以向上、向下两个方面努力:向上,向大学延伸并进行追踪;向下,以高中为驻点,向初中延伸,并通过优质初中向小学延伸。学校还可以通过校友会向社会延伸,了解校友的职业及生活情况。

        定位四:增加系统育人力。学生生涯规划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概念,与学生所处的家庭、组织及社会存在密切关系,这不是某个教师、某学科教师、某个单位就能完成的,需要整合多方资源,形成合力。在学校内部,面向全体教师开展生涯规划全员培训,推动全员育人。同时,根据任务甄选校外专家、校友等,让他们成为师资的一部分。学校还要坚持以任务定队伍、以队伍落实任务,使人事系统与任务体系相匹配,减少活动的随意性、零碎性,增加系统育人力。

        (摘自《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