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齐鲁教师发展论坛!
  • 主页 > 课题研究 > 教改前沿 >
  • 隐性评价从沉默走向对话
    发布时间:2019-04-15 11:11          作者:聂洋溢          来源:中国教育报         阅读:

        幼儿园教师评价是指发生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教师针对幼儿的具体言行表现所作出的言语或非言语的,具有肯定或否定倾向的价值判断。它是教师对幼儿行为表现的反馈、判断与回应,是教师与幼儿相互交往和共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我们往往较多关注教师评价行为中的显性评价,却经常忽略了隐性评价,即间接的、内隐的、非正式的评价。其实,隐性评价涉及范畴广、作用对象多,对幼儿的影响更加深远。

        消极隐性评价给幼儿带来负面影响

        由于隐性评价对幼儿的影响具有潜在性和渗透性,以致我们往往无法察觉,尤其是可能给幼儿造成负面影响的消极隐性评价,需要我们格外注意。

        其一,思维定式下的标准化评价。教师往往站在成人的立场,以固有思维对幼儿进行评价。幼儿表现若符合成人眼中的常规就是合理的,否则,就会被视为不合理或者错误之举,这种隐性评价无形中使幼儿的行为走向整齐划一。例如,当教师审视幼儿的绘画作品时,往往从幼儿的绘画技能表现对其进行评价,包括形状是否和实物相像,涂色是否均匀等。如果幼儿将太阳画成正方形,涂上蓝颜色,教师就可能对幼儿持否定态度。这种成人所谓的标准化的评价逻辑,使得幼儿的个性和创造性无法体现,甚至被扼杀。

        其二,缺乏引导性的终结性评价。教师在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时,倾向于给出终结性评价,而忽略了通过评价对幼儿进行引导,这容易使一些不懂教师要求的幼儿很难改善自己的处境。笔者曾看到这样一个场景,教师要求幼儿画秋天的树。一位叫乐乐的小朋友画的线条很乱,有的直,有的弯。教师过来问:“你画的是什么?”乐乐说是树。教师说:“树不是这样画。”乐乐说:“这是水,水把树给淹了。”教师让乐乐将纸翻过来重新画,可乐乐却不画了。一方面,乐乐从教师缺乏引导性的评价中依然不明白教师的要求,不知该如何行动;另一方面,教师对乐乐的作品间接给出了终结性评价——不合要求,这种动作示意的隐性评价直接否定了乐乐的作品,也否定了乐乐的积极性、想象力与创造性。

        其三,示范效应中的比较性评价。为了更好地发挥集体对个体的教化作用,教师倾向于在幼儿“示范”的过程中对其进行评价,通过比较的方式达到统一服从“常规”的效果。有时,教师会把幼儿的画当作典型拿出来,“示范”给其他幼儿看。教师往往还要这样问:“你跟大家说说,你画的是什么,别人看不出来。”有时,教师还会同时给幼儿呈现画得“好”的作品,让全班幼儿欣赏。在这样正反对比的“示范”过程中,教师的隐性评价既伤害了绘画幼儿的心灵,无形中又会引导其他幼儿按照教师的要求统一行事,画出教师希望看到的作品。

        教师对隐性评价的潜在影响较难察觉

        当下幼儿园教师的评价行为中之所以存在上述种种问题,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教师对自己作出的隐性评价行为处于一种潜意识状态。评价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教师常常过于关注实体的显性评价,却忽略了随处可见的隐性评价。当教师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是在对幼儿进行隐性评价时,自然也就无法留意到它可能会给幼儿带来负面影响了。

        第二,受思维定式、实践惯性抑或其权威身份的影响,教师视自己作出的隐性评价合情合理,理所当然。其实,隐性评价发生于教师对幼儿的一言一行中,同时作用于多名幼儿。当教师在对某名幼儿的行为进行评价时,其实也是对在场的其他幼儿的行为进行评价。

        第三,教师自身的评价观念存在误区,导致其评价行为走向异化。如在评价中局限于幼儿眼前的、单方面的发展而非长远的、整体性的发展;关注幼儿知识技能方面的发展而非兴趣、想象力、创造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倾向于以成人固有的评判标准去评价幼儿,注重以结果为导向,以比较为手段等。

        善用对话式评价促进幼儿发展

        首先,教师要倾听幼儿之间的对话式互评。教师要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式,抛开已有的习惯,给予幼儿作为评价者的机会。教师需鼓励幼儿开展对话式互评,并从旁观者的角度认真倾听幼儿彼此之间的评价。在幼儿开展对话式互评之前,教师不能给予任何暗示和价值判断。在对话式互评过程中,教师可充当启发者的角色,以价值中立的问题、非情绪化的言语引导幼儿,通过描述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对他人进行评价,如“大家猜猜某某小朋友画的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的”等。此处,教师的作用只是“穿针引线”,使幼儿与同伴之间的对话式评价更充分、更深入,尽量避免幼儿过于随意的评价。通过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对话式互评,教师能从幼儿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想法,能基于幼儿的说话意图,发掘幼儿多方面的禀赋;幼儿能在对话式评价中萌生对自己新的认识,获得多维的发展空间。

        其次,开展离心的师幼对话式评价。教师要放下自己的权威身份,以“平等中的首席”身份参与离心的师幼对话式评价。离心的师幼对话式评价有双重内涵,一方面,教师和每名幼儿都有位于评价中心的权利,所有幼儿都积极参与评价,关注和理解同伴的评价,并进行意义建构和经验的拓展与再生产;另一方面,离心的师幼对话式评价是发散的,评价的意义不局限于眼前的具体事物,而是关涉幼儿的一切经验。通过评价,每名幼儿都可以充分地将话题与生活经验相关联,发表对事物的见解。它伴随着教师与幼儿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经验的渗透与融合,以及思想与情感的交流和共鸣。

        再其次,教师要减少消极的隐性评价,善用积极的隐性评价。鼓励的话语、好奇的疑问、支持的手势、平等的对话、赞赏的眼神都可能成为促进幼儿发展的契机。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系博士研究生)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