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齐鲁教师发展论坛!
  • 主页 > 课题研究 > 教改前沿 >
  • 语文教师要注重“文化传承”
    发布时间:2019-02-15 14:23          作者:admin          来源:中国教师报         阅读:

    40年的改革开放,让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高速发展的物质文明若没有健康的文化作内核、作支撑,就会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与动能,也难以具有前瞻的审美能力与创新能力。因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文化传承与理解”作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之一,“传承中华文化”亦是课程目标之一。做好文化传承工作,语文教师责无旁贷;注重文化传承,语文教学才能根深叶茂。

    注重文化传承,语文教师要有文化涵养。谈到语文教师的文化涵养,我想起了朱自清先生与俞平伯先生同游秦淮河而写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同样是“烟笼寒水月笼沙”的秦淮,朱自清先生蕴藉典雅:“在这薄霭和微漪里,听着那悠然的间歇的桨声,谁能不被引入他的美梦去呢?只愁梦太多了,这些大小船儿如何载得起呀?我们这时模模糊糊地谈着明末的秦淮河的艳迹,如《桃花扇》及《板桥杂记》里所载的。”俞平伯先生婉转深致:“寂寂的河水,随双桨打它,终是没言语。密匝匝的绮恨逐老去的年华,已都如蜜饧似的融在流波的心窝里,连呜咽也将嫌它多事,更哪里论到哀嘶。心头,宛转的凄怀;口内,徘徊的低唱;留在夜夜的秦淮河上。”笔法虽不尽相同,但字里行间莫不彰显出深厚的文化涵养和家国情怀。

    一次参与了一场同课异构活动,两位教师讲授的都是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其中讲到“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一句中的“以”字,第一位教师说是介词“在”让我十分惊讶,第二位教师说“以”没有实在意义更让人大跌眼镜。其实,曹丕《与吴质书》中亦有此语“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以”即原因。两位教师都是名校的硕士研究生毕业,但文化涵养却需要进一步修炼。

    注重文化传承,语文教师要有创新思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这些经过时代的淘洗而流传下来的经典之作,蕴含着中华民族最美好的情感、最富有启智性的哲思和最遥远的梦想。语文教师应具备发展和创新的思维,要发掘传统文化中的现代因子,让传统适应现代生活,借助现代多媒体手段让文化传统走进人们的生活。文化不是躺在博物馆中的三坟五典、秦砖汉瓦,而要成为生活中的“诗和远方”,让文化变得立体、饱满、灵动,为现代文明追本溯源,树立文化自信,让年轻群体从更年轻化的语态表现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经典咏流传》等文化类节目的做法值得语文教师借鉴。

    比如,品读《孔雀东南飞》时,我放弃了传统的讲读方式,而是让学生将文本改编为话剧,在社团活动日进行舞台演出。经过课本诵读、情节表演、角色述评三个环节,主要角色从班里学生中海选,经过两个星期大课间活动时间的排练,话剧《孔雀东南飞》终于与全校师生见面。表演时,演员们举手投足颇有大家风范,观者凝神屏气目不转睛,欣慰之余颇感庆幸,庆幸给予了学生与经典对话的舞台。我相信,仲卿、兰芝为追求高尚爱情勇于抗争的文化精神会永远留存在师生的脑海中。

    《赤壁赋》融诗情、画意、哲理于一体,集儒、道、释三家精神于一篇。赏读《赤壁赋》时,我以此文为介入点,开展对苏东坡的专题研究,阅读苏东坡不同时期的诗词文赋,考证其不同时期的政治遭遇,阅读林语堂先生所著《苏东坡传》,对其身上体现出的儒、道、释文化思想作一个全方位的理解与把握,并开展课堂辩论,对苏东坡思想进行品评……特别是最后,我让班里4位音乐爱好者弹吉他伴奏,两名学生在讲台上分角色诵读《赤壁赋》,经典借助音乐点燃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思想在辩论中得到传承与升华。

    《中国教师报》2019年01月30日 星期三 第04版:现代课堂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