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齐鲁教师发展论坛!
  • 主页 > 课题研究 > 教改前沿 >
  • 农村小学科学课的课程资源哪里来
    发布时间:2018-06-13 09:52          作者:严建斌          来源:中国教育报         阅读:

    与城市相比,农村小学科学实验室条件比较简陋,网络资源普及率较低,科技馆、博物馆大多建在距离较远的城区,农村学生参观很不方便……那么,农村小学科学课程真的完全缺乏资源和绝对处于劣势吗?我的答案是否定的。

    在我看来,农村有自己得天独厚却容易被忽视的课外课程资源:自然大课堂、校园植物园、家庭实验室、科学实践基地等,这些课外课程资源在很多地方都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农村小学科学课教师,应当发掘农村的资源优势,从而促进科学课课堂教学的改进。

    自然大课堂种下求知种子

    生活在农村的学生对家乡的山山水水、农田作物、家禽家畜、虫鱼鸟兽、花草树木的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都很丰富。带学生走进田间地头、农家庄园,捕蝇追蝶、制作标本、饲养栽培,这不仅仅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有助于学生科学素养发展。

    如《蜗牛》一课教学,我提前花几天时间让学生到田野或自家菜地里去找蜗牛,观察蜗牛,并尝试饲养蜗牛。学生们都兴致勃勃,在自然真切的环境中去经历、去体验、去思考、去发现,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被激发出来。又如在开展“模拟农民种蚕豆,探究根、茎、叶的生长方向”活动时,我组织学生模拟农民种蚕豆,将四粒蚕豆种子种到土壤里,一粒朝上、一粒朝下、一粒朝左、一粒朝右摆放。观察两周发现,不同种法的蚕豆种子先后都发芽了。再准备四粒种子,以同样的摆放方式种在透明玻璃杯里,从杯壁观察根的生长情况,也是两周时间。做过两个模拟实验后,我带学生走进蚕豆、玉米、西瓜等承包大户的农庄,在田间地头进行实地观察,验证所学知识,了解种子不同种植方法对根、茎、叶生长的影响。

    校园植物园学会观察

    农村孩子接触到许许多多植物,掌握了不少知识技能,但这些毕竟是肤浅、零碎的知识,学校有必要建立自己的植物园地,作为科学课堂的延伸和补充。

    我校新建不久,校园面积较大。校园种有黄花梨、桃树、香樟、玉兰、雏菊、杜鹃、桂花等多种植物。每间教室都有植物角,摆放着绿萝、仙人掌等盆栽植物。学生在科学老师和专职园丁的指导下,根据教材内容及季节变化自己选种、栽培,增加了植物生长和种植知识。他们活跃在校园植物园里,忙着松土、除虫、施肥,观察研究搞得不亦乐乎,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如在学习“植物的共同特征”时,我充分利用校园植物园,组织学生带着问题观察常见的植物,做好观察记录。随后我组织学生采访学校园丁,详细了解植物的松土、施肥、喷药、浇水等管理知识。在小组汇报结果后,我问:这些植物在形态结构和生存环境方面有什么异同点?学生通过交流和思考得出:不同植物外形不一样,需要的阳光、养分、水分也不一样,但叶片颜色大多是绿色,大多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都需要阳光、养分和水分。

    家庭实验园提高技能

    农村每家的庭院就是现成的家庭实验园。我鼓励学生在家长帮助下,种树、养花、种菜,或者饲养鸡鸭猫狗等小动物,边学习、边观察、边实验,将培养劳动习惯、技能与科学探究精神结合起来。

    如三年级学生已经知道植物繁殖方式大多是种子,也见过一些根茎叶繁殖的例子,但认识比较粗浅。我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入手,先研究植物的种子繁殖,接着抛出问题:“植物能不能用其他方式繁殖?”学生们感到困惑,开始交流讨论。我因势利导,指导他们课后在家中庭院开展后续研究,尝试用甘薯、菊花、杜鹃、蔷薇、茶花的根来繁殖;用马铃薯、大蒜、洋葱、月季、无花果的茎来繁殖;用芦荟、金边虎尾兰、金钱树、铁十字秋海棠的叶来繁殖。

    科学实践基地激发探究兴趣

    我结合本地的实际,根据季节的不同,带学生参观农村科学实践基地,如:参观草莓基地、葡萄园、养蜂场、海涂养殖场等。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

    我校所在区域是水稻产区,很多农户承包了稻田。学生在田间访问承包户时了解到:播种期大批麻雀光顾稻田偷吃稻种,所以农户用农药拌种,使麻雀吃了不舒服,迫使鸟类到其他地方觅食。这引起了学生们的争议,认为用药驱鸟方法不好,会毒死鸟,残留的农药也会危害人的健康。有学生提出拉网,但大田拉网拦鸟意味着要花大钱,并不经济;有学生提出重新选择种植地,避开电线、房屋等麻雀喜欢聚集的地方;有学生提出用老鹰、蛇模型视觉驱鸟;有学生提出在稻田周围装上自动监控系统,大批鸟儿来时自动响起高分贝音乐,惊退鸟儿……回校后,我提醒学生把访问和讨论结果整理成表格,分析几种方法的优缺点,得出比较合理的方法。

    (作者:严建斌,单位: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崧厦镇小学)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