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齐鲁教师发展论坛!
  • 主页 > 课题研究 > 教改前沿 >
  •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发布时间:2017-05-09 12:00          作者:admin          来源:山东教育报         阅读:
        课堂教学是进行创新教育的主渠道。教学时教师要因势利导,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创新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不断迸射出创新的“火花”。
        建立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大胆交流,敢于创新。课堂教学是师生相互合作、双向交流的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把自己当作普通一员与学生打成一片,课堂上可多用“我们一起来学习,你认为这个句子是什么意思?请你给大家讲讲好吗”等教学用语,给学生亲切感。还要允许学生出错,要多鼓励、少批评,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劳动,为学生消除妨碍创新潜能发挥的内部障碍。
        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机会创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学新知识时,只要学生通过“思一思、议一议”能够学会的,教师就不要剥夺其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探索者的权利和愿望,为他们提供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一堂语文课,如果将大量时间花在一问一答式的内容分析上,学生很少动脑、动口、动手,是不能培养其创造力的。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提供各种吸引学生个体学习、自主参与的机会,还学生读书、思考、语文训练的自由。
        积极表扬激励,使学生乐于创新。激励能使学生产生积极情绪,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舍得表扬,哪怕是极其微弱的“创造火花”也要不失时机地加以“助燃”,以形成创造的“燎原之火”。如学生在给课文分段时,往往意见不一致,有些恰当,有些不恰当,只要学生能说出其中的道理,教师都要给予鼓励。然后通过对比分析引导学生找出最佳答案。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创新。学生创造力的形成应建立在自学能力的基础上,要使学生能创造,首先必须加强对其自学能力的培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变学会为会学,变会学为创造性地学,让学生掌握开启创造之门的钥匙。
        创造性思维是形成创造能力的基础,要使学生具有创造能力,必须加强对其创造思维的培养与开发。教学中要将学生创造性思维训练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并积极引导、点拨、启迪,使学生逐渐形成扎实的创新能力。
        开发求异思维。如前所述,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往往偏爱求同思维的训练,而忽视求异思维的培养。其实,求异思维、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学生创新能力最广泛的表现。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诱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思考和实践,要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鼓励他们敢于“别出心裁,标新立异”,从而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想象是创造的基础,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语文学科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补充、扩展和接续,通过激励、引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如学习了《新型玻璃》一文后 ,我启发学生:我们还需要什么新型玻璃?说出你所设计玻璃的特点和用途。这样教学,不但深化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