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齐鲁教师发展论坛!
  • 主页 > 教学资源 > 教育教学管理 >
  • “善”文化引领素质教育 ——福建省晋江市第五中学素质教育发展侧记
    发布时间:2019-06-19 14:15          作者:张志祥 彭四清 王传福          来源:中国教育报         阅读: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教育兴国家兴,教育强国家强。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全国教育大会上多次强调文化自信和教育强国的重要性,要求教育工作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文化人,以善育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办于1956年的福建省晋江市第五中学,秉承“诚毅、严谨、求是、奋进”的校训精神和“提高民族素质”的办学宗旨,以“崇德向善”的“善”文化为核心,构建了崇德向善课程、善学课堂教学、善思教研文化、善行班级文化等文化体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为贯彻落实“三爱”教育注入丰沛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学校引导师生行善事、成善人、扬善学,倡导学生“善学”、教师“善教”、师生“善处”,全面推行“三爱”教育,并取得丰硕成果。学校先后荣获“福建省中小学文明学校”“福建省学习型先进单位”“福建省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泉州市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单位”“泉州市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泉州市文明学校”“泉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晋江市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晋江市5A级平安校园”“晋江市五好关工委”等多项殊荣。

    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

    晋江五中是福建省较早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学校之一,素来以管理的严格规范著称。学校充分发挥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坚持重大事项集体议事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式研究议定重要事项的决策,并落实校长接待日制度,保障学生、教职工和家长的知情权。

    为彰显义务教育的公平,学校建立完整的残疾儿童档案,让残疾儿童接受与健康孩子同等的优质教育;为更大限度地降低辍学率,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班主任为中坚的“控辍保学”领导组,建立和完善辍学学生全返复学、登记与书面报告制度,近3年内在校生年辍学率控制在0.61%;为保障学生在校安全,学校营造包容、理解、尊重的校园文化氛围,围绕“校园欺凌”主题教育进行宣传和规范管理,确保没有学生受到歧视或欺凌。

    学校全面推行“德育银行”管理制度,这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大特色。“德育银行”制度的推行实施,实时直观地反映班级社会实践、学雷锋、志愿者服务等德育活动的开展情况,明确地反映了每个学生在活动中的客观表现。在对学生的评定过程中,有效地解决以往对学生德育评价笼统、模糊的现象,体现了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特点和个体个性差异。

    开展崇德向善课程建设

    学校以“善”文化为核心,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对学生终身发展、幸福负责的严谨治学态度,开设崇德向善系列课程。在按照国家要求开齐开足音乐、美术、书法、阳光体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劳动实践等课程的基础上,自主研发《崇德·向善》《与经典美文同行》《晋江海韵》等一系列以文学性、地域性为特色的校本教材并投入课程使用,有效增补国家课程。

    《崇德·向善》德育校本教材的研发,旨在通过精细化课程管理,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夯实德育细节。随着《崇德·向善》进入课堂,学生的道德认识和思维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增强了学生的道德意志,不仅有效补充和完善了学校原有的德育体系,还增强了学校的办学影响力和竞争力。

    学校以音乐、美术课为主,以艺术兴趣小组为辅,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校园十佳歌手比赛”“纪念一二·九合唱比赛”等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增强校园艺术氛围,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学校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列入教学计划,通过设立心理咨询室、开通心理咨询热线、定期开展心理讲座和培训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提高整体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学校坚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从项目、场地、活动三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真正落到实处,保障学生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学校充分利用劳动实践基地的优势,组织学生参与学工、学农、学军等综合实践活动以及绿植养护、卫生保洁等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劳动,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培养其劳动技能。

    倡导“善学”课堂教学文化

    晋江五中位于乡村,外地生源达到67%,绝大多数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存在爱喧闹、爱打闹、坐不住等自制力不强的好习惯缺失问题,且易受外界环境所干扰,专注力不够。鉴于此,学校从“养成教育”入手,依据新《守则》《规范》,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倡导“入室即静,入座即学”的善学课堂教学文化,营造包容、理解、尊重的善文化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夯实德育细节。

    “入室即静、入座即学”的具体要求是:学生进入校园、楼道以及教室等学习区域后,需静心静气、不喧哗,尤其是进入班级后,一旦落座即开始学习,保持较强专注力,不左顾右盼,不走神不发呆。这是一项长期、细致的习惯养成工作,也是学生“善学”教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从细节入手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养成珍惜学习时间的良好习惯和严于律己的性格。目前,走进晋江五中会惊喜地发现,早晨学生到校进班级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放下书包、拿起课本读书,当上课铃声响起,各班学生都静等老师,真正做到了“入室即静、入座即学”的状态。在学校“善”文化的引导下,不管是早读、午休、课堂,还是课间,都能感受到静谧的学习环境和良好的教学秩序;学生也逐渐成长为善学会学、尊敬师长、知礼懂礼的仁善少年。

    营造“善思”教研文化氛围

    全国教育大会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学校把培养良好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完善教师考核和管理制度,健全教研制度,制定班主任队伍培训计划,致力于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能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引路人的“善教”优秀教师和“善思”的教研团队。

    学校把师德师风建设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坚持师德宣传制度化、常态化,系统宣讲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教育规划纲要等法规文件中有关师德的要求,宣传普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克服职业倦怠,呼唤教育情怀”大讨论和“深化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等活动,通过征文、演讲、签订责任状等活动和措施,杜绝教师经商办企业、有偿家教及违规收受学生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学校夯实教学常规,常态化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说课、评课等校本培训活动,并制订班主任队伍培训计划,定期组织班主任学习、交流和培训;要求教师不仅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熟练掌握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还要求班主任提高自身管理和教育能力,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指导,真正做好学生引路人这一光荣角色。

    为培养教师“善教”的教学素养,学校积极推动书香校园工作,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和“善教”文化氛围。学校在图书馆建设古色古香的传统文化教育中心,专门为教师开设“书吧”以及“南音”“儒林国学讲堂”等培训班,常态化开展教师培训活动,促进教师养成阅读经典的习惯,做到定期读书、定期交流和研讨,坚实做好知识储备。

    倡导“善行”班级文化

    在新时期的教育教学中,教师提高自身素养,给予学生更多关注和爱,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善处”师生关系,不仅能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健全、优质的人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

    学校要求教师以班级为单位,从自身做起,以“善”文化滋养学生。引导学生从小树立善念、拥有善心、实践善行;教育学生“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通过指导学生“日行一善”到“时时行善”,培养学生嘉言善行、积善成德的良好行为习惯,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实现“善行一生”的目标。在“善”文化的浸润下,学校充分发挥校训、校规的育人功能,让“诚毅、严谨、求是、奋进”的校训激励人,让《扬帆向前》的校歌鼓舞人,让“中国梦”主题教育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随处能见、随时可学,提升学校文化内涵的同时,也为学校的发展带来勃勃生机。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多次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福建省晋江市第五中学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将源自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精心打造以“善”为核心的校园文化,让学生“善学”,让教师“善教”,让师生“善处”,让“善”文化成为一种信仰,虽历经风雨,却日臻执着,虽穿越时空,却历久弥新。不仅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学风和教风,还完善了民族素质教育,助推了学校的内涵、品质发展。相信承载着五中人梦想的教育航船,定能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