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友社区

查看: 27682|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老师,你怎样看待减负?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8-1 15:22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265

    主题

    333

    帖子

    1392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6 13:52: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关于中小学生减负的话题再次成为热点。浙江、宁夏、重庆、甘肃等地先后出台了新一轮政策,采取多种手段为中小学生减负。

    与此同时,也有另一种声音表达了对某些一刀切措施的担忧,认为在现行的选拔制度下,没有家长敢真正让自己的孩子减负,学校里的各种减负措施,反而加重了家长和学生的课外负担,把大家推向补习机构。

    在朋友圈刷屏的《南京家长已疯》一文戏称,“宣传了这么多年的素质教育和减负,也没见学生负担变轻了,素质提高了。倒是觉得家长各方面素质高了不少,挑选补习班的素质增强了,自己辅导功课的素质也提升了”。

    对此,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合理的课业负担是必需的,学习不可能没有负担。科学减负应当有增有减,把不合理的负担减下来,着力激发培养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那么,究竟什么是不合理的负担?学生学习“轻负高效”有可能实现吗?家长为什么会“抵制”减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8-1 15:22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265

    主题

    333

    帖子

    1392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92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6 13:53:40 | 只看该作者
                                                                                                                                  教育部:不能搞“一味的”“一刀切”减负

    近期,全国多地出台的减负措施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今天举行的教育部新闻通气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强调,减负不是让学生没有学习负担。学生完成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内容,是其应尽的学习义务和应付出的必要努力。

    “我们还是要鼓励学生认真学习、勤奋学习、刻苦学习,这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同时也要让学生的努力付出是值得的。”吕玉刚指出,合理的负担是学生开发智力、激发潜力、锻炼能力的必要条件,这不应该视为过重学业负担。减负是要减去强化应试、机械刷题、超前超标培训等造成的不必要、不合理的过重负担。

    吕玉刚表示,减负是要优化学生的合理负担,不能简单降低课业难度,减少作业量,不能搞“一味的”“一刀切”减负,应按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科学减负,有增有减,优化学生课业负担,使学生负担保持在合理、适度范围内;要坚持因材施教,提供选修课程、弹性作业和帮扶辅导,保障学生达到规定的学业质量标准。

    吕玉刚强调,减负要坚持综合施策,多方联动。教育部要求学校要精准分析学情、注重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解决好学生“吃不饱”、“消化不了”、需求多样等问题;要减少考试次数,不得公布考试成绩和排名,坚决禁止分班考试,实行均衡分班。

    吕玉刚指出,要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规范培训行为,严禁超标超前培训,强化日常监督管理,完善“黑白名单”制度。在家长层面,要深入推进驾校协同育人,帮助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念,理念帮助孩子设定人生目标。同时,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不片面以升学率考评学校和教师,更不得给学校下达升学指标;要深化中高考命题改革和招生入学改革,注重考察学生综合素质,不出超标难题怪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8-1 15:22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265

    主题

    333

    帖子

    1392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92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6 13:54:38 | 只看该作者

                                                                                                                                                                               学校应主动引导学生回归学校和课堂

    日前,上海市教委公布了2018年度上海市初中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评价结果,引发多方关注。为了确保评价的客观、真实、科学,样本做到了全覆盖,上海全市645所公办和民办初中的62591名九年级学生参加了学科测试和问卷调查;1140名校长(含分管教学副校长)、12152名教师分别参加了校长和教师问卷调查,相关学生家长参加了问卷调查。这一基于全样本的大数据评价结果显示,校外学科补习的作用被高估,语数外三门学科的课外补习,对学习提升的作用分别只有0.6%、2.0%、2.2%。

    随着越来越多的家长对子女教育的意识觉醒,其对子女教育的精力、物力投入越来越多,家长在子女教育上的大量投入已成为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这原本是既利于学校发展,又利于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好事。学校、教师如果借此契机,进行必要的宣传和引导,以正确导向促成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勠力同心,齐抓共管,必将促进学生健康全面成长。

    但部分学校和教师未能及时跟进和把握教育舆论话语主导权,导致课外补习班、校外辅导班等培训机构趁虚而入,夸大宣传,以类似“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等违背教育常识和教育规律的口号,轮番对家长展开心理攻势。

    在这些论调下,部分家长的危机感、竞争意识被过度激发,进而形成一种争先恐后的“抢跑意识”。他们不再满足甚至怀疑学校教师在课堂所提供的教育服务,转而将目光由校内转向校外,给孩子设定“校内+校外”“课内+课外”两条并行的学习路径。

    在这种氛围中,越来越多的家长被裹挟其中,越来越多的孩子涌入补习班、辅导班。教育焦虑在家长之间迅速蔓延开来,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被完全打乱,导致成绩出现徘徊、停滞甚至下滑,这样的结果又促使家长坚定了其送孩子上辅导班的信念,使学生陷入“成绩差—补习—成绩差”的反复之中。实际上,这种做法徒增家庭经济负担和学生课业负担,对于提高孩子成绩可能并无实际效果。

    这样的局面,固然与家长的短视浅见、急功近利有直接关系,但也与学校、教师面对培训机构、辅导班的夸大宣传选择沉默、隐忍不无关联。

    上海市教委公布的2018年度上海市初中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评价结果,刺破了多年来靠不实宣传精心打造起来的关于培训班、补习班神奇功效的肥皂泡,也击碎了一些家长试图借补习班实现“弯道超车”,让孩子脱颖而出的“英才梦”。

    因此,学校、教师有必要、有义务更有能力适时适度进行教育舆论引导,以专业教育机构、专业教育人员的特殊身份,牢牢把握教育话语主动权,引导家庭、社会共同构建科学理智的教育氛围,积极主动地发声,回应家庭、社会对教育的合理关切。学校还应坚定职业自信、能力自信,引导家庭、社会合理参与学生的教育管理和辅助,引导学生回归学校、回归课堂,切实减轻学生负担,让学生少走弯路,不做无用功。此外,学校、教师也要与时俱进,积极更新观念,主动改进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以满足学生、家庭、社会不断提高的教育需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8-1 15:22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265

    主题

    333

    帖子

    1392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92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7 11:59:19 | 只看该作者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16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对《意见》进行解读。谈及“重点减哪些负”,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表示,要减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社会事务进校园、报表填写工作、抽调借用中小学教师事宜。他也指出,经过清理,确保对中小学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在现有基础上减少50%以上,清理后保留的事项要实行清单管理。

    就减少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而言,最重要的是减少督查检查评比考核的内容和痕迹。

    岁末年终,各中小学校都会迎来年终目标考评,既是对学校一年教育教学工作的总体评估,也是对教育教学工作的促进。随着时代进步,年终考评也搭上了“互联网+”的便利,走上了检查项目扩容和注重痕迹检查的道路,加大了教师的负担。

    检查项目扩容,是当下中小学年终考评的一个难题。据了解,某地中小学的年终考评方案,共有91个考核项目,每个项目又包含若干小项,且检查时间较长,中小学校苦不堪言。比如,教师制定出教学计划后,要交教研组长检查审批、签署意见,还要填写自主督评汇总表;一项活动的举行,需要留存计划、过程资料,还要拍照留影,最后还要填写项目完结性评价……

    痕迹检查,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而言,直观、容易印证;可于教师而言,就是在加重负担。教师需要留存的痕迹太多:学习笔记、和学生谈话的记录、安全教育记录、家访记录、听课记录、作业批改登记、班级活动记录……教师的主业是教学,留痕占据的时间太多,思考教学的时间就会相对减少。实际上,许多工作非常紧急,来不及留痕,这又给教师带来诸多麻烦。

    检查项目扩容、痕迹化管理,本身是为了更好地落实中小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但随着其成为年终考核的“标配”,学校的迎检资料、教师手册、日志也增多,教师看似十分忙碌,实则都在忙于留痕,没有时间研究教学。

    中小学的年终考核在实施过程中“变了味”,直接原因在于年终检查将中小学教师学习、工作“留痕”纳入检查考核,从上到下,层层加码。

    年终检查虽有必要,但也需要改革。改变检查形式,瘦身检查内容,减少痕迹检查,这才是减轻教师负担的正途。

    改变检查形式。采取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将“材料考核”与“实地走访”相结合。“纸上得来终觉浅”,考核评价需要实地走访看效果,多听群众意见,多看工作成效。

    瘦身检查内容。学校常规性工作由学校自主督评,不需再纳入年终考核,尽量减少检查中的交叉、重复内容。

    减少痕迹检查。年终考核评估可采取调查、问卷形式,减少痕迹检查,不要什么工作都要求留痕,切实把中小学教师从“痕迹工程”中解放出来,将时间用于研究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余民强,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此为蒲公英评论网站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8-1 15:22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265

    主题

    333

    帖子

    1392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92
    5#
     楼主| 发表于 2019-12-30 11:43:25 | 只看该作者
                                                                                   改变减负现状要解决好“十里不同天”问题

    近年来,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一直在锲而不舍地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减负令”“禁令”“规定”“紧急通知”等文件层出不穷,措施一次比一次严厉。然而,时至今日,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不仅没有减轻,反而越来越重,家长质疑的声音更是一浪高过一浪。(12月24日半月谈微信公众号)

    减负涉及的问题和领域方方面面,有些事情不是某一部门或单位所能决定的,想迅速解决问题,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全部卸下来,这也是不现实的。减负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转变过程。

    近年来,各级政府或教育主管部门,的确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采取了许多措施,对减负工作的推进起到了一定的威慑作用,但威慑不是行动,更不是效果。减负效果之所以不理想,一方面是因为考试分数和升学率依旧是有关考评和社会评价的硬杠杠,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现在的减负不是强制,而是主要靠自觉。不同地域或不同校际之间,你减你的,我加我的,在减负问题上存有“十里不同天”现象。

    不可否认,如果真的按照减负的要求去做,有些学校的高考或中考成绩,就一定会“栽跟头”,无论是学校还是老师,甚至是学生家长,都不想看到这样的结果。受此种心理支配,谁还会在减负工作上动真的、来实的?因而,“减负”在一些地方或学校成为没有实在内容和实际意义的口号。

    笔者认为,欲想减负取得成效,就必须改变上述局面,即变自愿为强制,实现全面“裁军”,不留死角,形成共减局面。而这样的“减”又主要表现在统一行动上。

    首先,要统一出台相关政策规定。由国家层面确立中小学减负的大政方针,统一出台有关中小学减负的实施纲要,以此作为各省、市制定相应实施细则的纲目或依据。

    其次,各省统一拟定细则。各省市要以国家有关纲要为依据,结合本地工作实际,拟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做到统一时间安排、统一规格要求。实施细则一旦形成,就应从执纪执规的高度出发,采取有力措施抓落实,充分发挥细则应有的导向和激励功能。

    再次,学校实施减负要统一。学校既是实施减负的主阵地,又是实施减负工作的体现点。实施减负,要对公民办学校统一要求,包括上下学时间,每天的作业量以及考试次数等,都应趋于基本一致。

    通过积极有效运作,组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减负共同体,以全面“裁军”的手段和方法,推动减负工作健康稳步向前发展。同时,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均要建立和完善同级督导检查机构,定期对基层或学校的减负工作进行督导检查,这也是促进减负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环节。

    (作者于钦金,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此为蒲公英评论网站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8-1 15:22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265

    主题

    333

    帖子

    1392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92
    6#
     楼主| 发表于 2020-1-2 11:29:46 | 只看该作者
    2019年是“基层减负年”。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为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打出一套强有力的“组合拳”,充分彰显出对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发展的高度重视。

    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这与广大中小学教师立德树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密不可分。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中小学教师负担过重现象。除了日常教书育人的工作,教师承担的非教育教学事项也越来越多。经济生活、工作事业、社会舆论压力叠加,显性负担和隐性压力交织,教师不堪重负。要落实为教师减负,首先要为教师“减压”。

    首先,要减轻教师的经济生活压力,让他们热心从教、安心从教。从中央到地方,纷纷制定减负措施,不断提升教师地位和待遇,改善中小学教师的办公和生活条件,增强了教师职业的吸引力。一大批非师范类大学毕业生考取了教师资格证,热心投入教育事业,但房价高、就医贵、育儿费用高等经济生活压力让年轻教师捉襟见肘。

    要让广大中小学教师尤其是乡村教师安心从教,必须落实“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大力提升乡村教师待遇”、“认真落实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等政策”、“让乡村教师住有所居”等暖心之策、惠师之举。让教师的“钱袋子”鼓起来、生活稳下来,解决经济和生活的后顾之忧。这是有效解决在职教师弃教跳槽、校外兼课、违规办班的首善之举、治本之道。

    其次,要减轻教师的工作事业压力,让他们专心从教、静心从教。目前,中小学教师既要做好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又要组织开展各项活动、迎接各项检查评比,还要参加教研、培训和各种创建活动,往往身心俱疲。

    要彻底给教师减负,必须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精准减负,坚决避免“一刀切”,不能“数字减负”。此外,要上下联动、多方协同,形成减负合力。

    最后,要减轻教师的社会舆论压力,让他们舒心从教、开心从教。要想让中小学教师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教育教学、立德树人上,就要让中小学教师从世事纷扰中解脱出来,远离舆论旋涡和泥淖。为此,要营造尊师重教、崇师尚教、亲师乐教的良好社会氛围:一是深化家校共建工作,引导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念。二是提升教师地位,保护教师权益,创设良好从教环境。三是引导社会各界正确认识教师、客观评价教师、公正对待教师,让教师更有从业尊严,更有从教信心。

    (作者李汝霞,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此为蒲公英评论网站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8-1 15:22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265

    主题

    333

    帖子

    1392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92
    7#
     楼主| 发表于 2020-1-8 11:32:58 | 只看该作者

    国家九部委发布“减负三十条”这一中小学生减负最强音已一年有余,但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仍很严重,且有越减越重的趋势。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越减越重,教辅出版物(以下称“教辅”)起了推波助澜、助纣为虐的作用,扮演了很不光彩的角色。

    教辅,顾名思义,教材的辅助、教学的帮手。教辅本应成为教师备教、学生自学的好帮手,是学生课外学习的重要拐杖之一。但是,从待印的白纸到价格不菲的教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利益空间,市场的趋利本性,出版、发行、销售环节监管不力,让教辅成了掏家长腰包、搜刮学生钱财的道具。“教辅”成了“教腐”,“毒副作用”已然超过“疗效”,失去了教辅的本色。

    给中小学生减负,要祛除教辅的“毒副作用”,帮助教辅正本清源。治理教辅乱象,给中小学生减负,有关组织要发力,相关监管要给力,斩断伸向教辅的不干净的手。

    教辅的总量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总量,控制发行总量,无疑有助于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准入门槛,严格教辅书号审批、管理,控制书号发放总量,是维护教辅出版秩序、减少出版总量的关键。在从量上加强对教辅书号的控制的同时,要加强对有限教辅书号的管理,禁止“一号多书”“一号多版”等变相增加教辅总量的行为。此外,还要坚决打击书号盗用、买卖等非法出版教辅的行为。

    提质减负,是中小学生减负的要义。保证教辅质量,是祛除教辅出版物“毒副作用”的重要一环。编写者要以课标为导向,以教材为依托,编写出贴近教学、贴近学生的教辅,绝不能迎合“剧场效应”,超标脱离教材编写教辅。责任编辑要坚持宁缺毋滥、质量第一的原则,对拟出版教辅进行全面审核、加工整理,把好教辅“出口关”。绝不能在发行商、经销商“包销”幌子下,放松要求,把“责任”当“挂名”,对教辅出版、发行、编写“大撒把”。另外,要实行质量召回和黑名单制度,质量低劣的教辅要召回并赔偿消费者损失,追究责任,并把编写者列入黑名单。

    切断教辅黑色利益链,依法打击教辅“掮客”及不当得利者,是祛除“毒副作用”的又一要点。大胆“亮鞭”“亮剑”,给教辅定价“消肿减肥”,消除流通环节的利益泡沫,使其回归“物有所值”的正常市场轨道,是祛除“毒副作用”的最有力举措。要对教辅审定、出版、发行、销售等环节中的违纪违法行为“零容忍”,依法打击教辅“代表”“掮客”及黑心商人,依法规范不当销售、违法销售行为,依规依法处理吃拿回扣、对学生“薅羊毛”的学校、校长、教师。

    教辅只是教师的教学辅助用书,学生人手一册没有必要。高明的教师总是谨慎选择教辅,但又不依赖教辅。根据课标,依据教材,充分考量学科学情,参考国标版教学辅助用书,教师自己可以编写出适合学生的“课本”“科本”“校本”,这样的教辅才是教学最需要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也许“零教辅”教学才是本真的教学,才是正确的方向。

    当然,从目前实际情况看,责任相关方相向而行,合力祛除教辅“毒副作用”,是最现实的选择。

    (作者吕建,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此为蒲公英评论网站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8-1 15:22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265

    主题

    333

    帖子

    1392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92
    8#
     楼主| 发表于 2020-1-9 12:01:46 | 只看该作者
    继2018年年底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减负三十条)之后,不少地区也出台了相应的实施方案。这些方案都对“不赶超教学进度”做出了明确要求:小学一年级严格按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开展“超纲教学”“提前教学”……这些规定要有效落地,还需把握好快与慢的辩证法。

    基础教育应以“慢”为基调。首先,学生是一个生命个体,有自身的成长规律,其成长也需要一个过程。教育类似于传统农业,而不是现代工业,不能简单快速地把“原料”经过相应教育“工序”加工制成“产品”。其次,高效率快节奏的教学手段,包括人工智能,往往只能改变学生成长发展的外因,不会加快学生成长成才的速度。当然,“慢”不是低效率,而是按规律办事,循序渐进,稳扎稳打。

    基础教育若不顾学生发展水平只顾求快,会带来诸多弊端:易急躁冒进,不待“机会窗口”打开就盲目施教,最后无功而返;易“慌不择路”,进而走“弯路”,甚至入歧途;易使学生方寸全乱,心态不稳;易造成学生学习基础不牢,做出“夹生饭”;易“雨过地皮湿”,似乎见效,实则无效;易热衷“短促突击”,犯下教育者“大忌”;易使学生身心疲惫,“警报”频频;易使学生脱离不了“拐棍”,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易使学生只知赶路,不知为什么出发,不会欣赏“风景”,内生发展动力不足;易加剧学生群体分化,培养了少数“尖子”,但代价巨大。也就是说,基础教育工作者要懂得“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当然,引导学生获得得阶段性的发展也是基础教育必不可少的阶段。这个阶段发生的前提是具备一定的条件,需要量变的积累,需要做好“慢”功夫。当量变能够促成质变时,应引导学生乘势而上,完成阶段性快发展。

    具体而言,处理好基础教育快与慢的关系,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统筹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同时,允许若干个“育”发展得快一些,以发挥其牵引作用,带动其他各“育”的发展;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实施教育教学时要“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并将课程标准作为实施教学的“谱”;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宜慢则慢,宜快则快,以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为判断依据;不强调“一二一,齐步走”,允许学生自主“冒尖”。处理好上述问题,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自主把握快与慢的辩证法。

    (作者施立平,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此为蒲公英评论网站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8-1 15:22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265

    主题

    333

    帖子

    1392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92
    9#
     楼主| 发表于 2020-1-10 11:51:35 | 只看该作者
    2018年12月28日,教育部等九部委发布《中小学生减负措施》(减负三十条),发出中小学生减负“最强音”。但减负效果欠佳,某些地方出现越减越重的趋势。中小学生减负问题依然是公共政策和教育治理的焦点、热点、难点,成为教育“顽疾”。

    近期,各省相继出台新中考方案,全科考试成为中考新趋势。如果不能有效减负,全科考试就意味着全面“增负”。在此背景下,面对一边叫苦一边报班的家长,面对普遍存在的教育焦虑,如何有效减负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难题。

    中小学校是为中小学生提供专业教育服务的单位,在为中小学生减负的战役中,应该充当主力军、先锋队,不能置身事外。学校尤其是公立学校,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中小学生减负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要有效减负,中小学校必须下定决心,调正方向,脚踏实地,规范办学,做好示范。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发力:

    一是大力纠偏纠错,调正办学方向。中小学校要全面正确理解党的教育方针,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将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要在“命根儿”是“人”还是“分”之间做出正确判断,敢于跟“唯分数”“唯考试”的片面发展观决裂,主动回归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学校现代发展理念。校长和教师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割除危害学生身心健康、危害学校健康发展、污染教育生态的思想“毒瘤”,主动修正“分数就是质量”“题海换分数”“时间换分数”“增负就能增分”等错误认识,向低效、无效、负效等不科学的教育教学行为说再见。

    二是按标准办学,严格规范办学行为。要实现中小学生减负,口号代替不了行动。从细节入手,规范办学行为,是中小学生减负的基础工作和重要抓手。中小学校要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大背景下,以《中小学校管理标准》为基本遵循,以“减负三十条”为工作指南,严格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足开齐开好课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着力解决课程开设不全、随意增加教学难度、非零起点教学、考试次数过多、文体活动偏少、作业量过大、教辅资料多等突出问题。严禁商业行为打着减负的幌子渗透进校园,严禁教师利用课后服务相关政策变相集体补课,防止教师将学生负担转移给家长。学校要坚决杜绝在职教师校外补课、课上不讲课的违规违纪行为,对教学失范的“问题”教师“亮鞭”“亮剑”。

    三是提高教师减负执行力。中小学校教师是中小学生减负的关键发力点,其减负执行力影着减负效果。在教师执行力要素中,能力是基础,态度是关键。广大中小学教师要在“该不该”“愿不愿”“敢不敢”等问题上做出正确选择,主动按照相关要求,规范教育教学行为,把减负各项措施落实到教学细节中。同时,广大教师要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基于减负背景下的教育教学能力建设,不断摸索积累、反思提升,维修与重建“能力大厦”,主动告别“题海战术”“增分秘籍”“负担挪移大法”。此外,教师还要改善师生关系、家校关系,优化教育生态,提高教育教学生产力,使学校教育回归合理负担下的正常教育样态。

    四是建立有效的教师评价机制。中小学生减负是学业负担要素的调整与重组,是一场“人”“分”大战;中小学生减负减的是不科学、不人道的“得分”过程和方式。中小学校减负能否真正落实到位、减出效果,建立有效的教师评价机制至关重要。对此,学校要勇于向“一分遮百丑”的教师评价导向说不,要建立以促进“人”的成长为核心,向“过程”“全面”“全体”倾斜的教师评价机制。学校应该结合现实情况实施绩效工资制度,坚持内容全面、主体多元原则,综合考虑教师的师德表现、教育教学过程、工作量、专业发展、育人效果、教学成绩等情况,努力构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精神成长的评价机制,引导广大教师彻底告别传统的耕作方式,迈向教育现代化。

    (作者吕建,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此为蒲公英评论网站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