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友社区

查看: 15708|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青年教师们,快来聊聊自己的成长故事~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8-1 15:22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265

    主题

    333

    帖子

    1392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2-5 10:54: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成长的常识:永远保持必要的善意




        魏巍在《我的老师》一文中这样描写蔡老师: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在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存心要打的意思。

        从来不打骂学生的蔡老师为什么举起了教鞭?显然是学生犯了比较严重的错误,这份错误也许足以让老师愤怒不已,甚至采取十分严厉的措施来惩戒学生。但是,蔡老师却将教鞭“高高举起,轻轻落下”——高高举起,是蔡老师对学生错误的一种表达和警示;轻轻落下,则是蔡老师固守的一份善意。正是这份善意,不仅让学生知道了自己的错误所在,而且感受到了老师对自己的关爱和疼惜。很明显,这种因善意而带来的心灵触动,远比恶狠狠的批评更具教育力量,远比声嘶力竭的恐吓更有价值和意义。其实,善意是人之根本,更是教育之本。无论一个人的教育理念多么超前,无论当下的教育技术多么先进,教师都应该对学生、对教育保持必要的善意。

        令人遗憾的是,现在许多人对善意保持着距离和怀疑:一方面,他们自己不愿意对这个社会付出善意;另一方面,他们也不相信这个社会还有善意存在。幸运的是,在我们的教育中,必要的善意依然存在,依然闪烁着人性的光辉。虽然这份善意有可能被裹挟着趋向黯淡,但是,那些普普通通的人,但那些平平常常的事,依然在不遗余力地向世界和他人敞开自己的善意,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一个问题——善意是什么?

        善意往往只是一颗心的自然反应。在学校工作时,我所分管的年级里转来了一个学生,学习成绩极差。为这个学生安排班级时我犯了难,谁都不愿意要这个明显会拖班级成绩后腿的学生。孩子的父亲红着脸尴尬地直搓手,孩子则羞愧地低下了头。就在这时,刚刚出差回来的李老师柔声说道:“你愿意到李老师的班里学习吗?”声音不大,却让孩子的眼里放满了光芒。孩子点了点头,然后深深鞠了一躬,高高兴兴地跟着李老师去了教室。有人问李老师有没有考虑过他会影响班级成绩,李老师说:“他是个孩子,他得上学,其他的没有多想。”正是因为“没有多想”,李老师才能够在利益的考量、个人的盘算之外,发乎本心、源于本性、出于本能地呈现出心中的善之端。在当下的学校中,一部分教师在应对教育问题时首先关注的是个人的得失,总是不由自主地作出对自己有利的选择。但是,也依然有那么多教师固守着自己的良知,在个人的现实回报与学生的生命成长之间进行取舍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这就是为师者的善意,也是教育之所以依然是教育的原因。

        知世故却不世故,是教师对教育保持的最大善意。我以前的同事刘老师已经年近50岁,始终坚持亲自批改全部学生的作业。有人提醒她:工作量这么大,学生数量这么多,每一本作业都批改太累了,何不随大溜批改其中的一部分呢?更有好心的同事告诉她:你可以先让家长在家里检查一遍,然后让学习组长进行批改,你只要抽查其中的一部分看看就行了。刘老师“毫不领情”地回答说:“如果连作业都让家长批改,那么教师的职责又是什么呢?”在当下的教育环境里,不入俗、不随俗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它不仅需要强大的精神坚守,还需要付出一定的利益作为代价。恰恰如此,像刘老师一样懂得世故却又不甘于世故的教师,就显得尤为珍贵。

        不挑衅学生,是为师者最底线的善意。在一所学校支教时,我曾经见过一场师生之间的冲突。一个学生未完成作业,被任课教师堵在教室门口批评。学生不服气地回了几句,任课教师开始变得异常愤怒。一来一往中,两个人的声调越来越高,气氛越来越紧张。“你那么有本事还在这个班级干什么呢?”当教师的这句话脱口而出时,学生猛然间爆发,疯了一般冲向楼下,跑出了学校大门。自此以后,无论怎么做工作,这个学生始终不愿意再来上学。后来,这位教师也十分后悔,仅仅因为一次作业检查,就把一个学习成绩还不算太差的学生逼向了绝境,被迫选择了退学。说心里话,类似“有本事你就别……”之类的话语,通常具有十分强烈的挑衅意味,对学生的杀伤力极大,而教师却往往并不自知。如果站在局外人的角度来审视不断爆出的师生冲突,似乎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会不由自主地带有“挑衅者”的角色。当然,这个“挑衅”是隐蔽的、不易察觉的,是教师在正常的言语表达中无意“流露”出来的。而这,恰恰可能会成为教育失败的关键。所以,对于教师来说,在履行教师职责的实践中,最应该守住的底线就是: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去挑衅学生。

        心存善意,自有花香相随。善意的敞开可以让爱、平等、尊重等美好的教育慢慢绽放,也可以让其他深厚而沉实的教育行动能够有枝可栖。对学生与教育都保持善意,深信一切都可以更加美好,这才是教育的本意,也是教师应该有的本分。

        (作者系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教体局教研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8-1 15:22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265

    主题

    333

    帖子

    1392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92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9-12-6 11:41:15 | 只看该作者
    改变人生的宽度与厚度


        大学毕业至今16年了。自2006年以来,先后在国家级、省级报刊发表各类文章500余篇,不时被同行询问写文章有何捷径。此时,我的脑海里总浮现出金庸小说中少年郭靖的样子,虽天资不够聪敏,但他很舍得卖力气,一招一式都要练习几十遍甚至几百遍。大概我学的是“郭靖”的方法,如果一定要找出写文章的一点奥妙、诀窍,我认为阅读是基础。

        阅读抄录 梅花香自苦寒来

        我系统地阅读书籍,源于大学时代。1999年9月进入扬州大学文学院(师范类)后,新生大都缺失了高中时期那种学习的紧张度,又暂时没有找工作的压力,毕业后大多回原籍由地方教育局统一分配工作。大一下学期开学不久,我突然反省:假如将来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至少多读点书吧。一天,我在宿舍里宣称一学期要阅读完100本书,室友们对我嗤之以鼻,大都认为我大言不惭。为了这一“壮举”能够顺利完成,每天除了上课,我奔波于图书馆与自习室,自由阅读着古今中外经典名著。

        《复活》《安娜·卡列尼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红与黑》《战争与和平》等小说纷至沓来。开始我只对小说故事情节感兴趣,阅读时大都囫囵吞枣,但这也给我留下了初步印象,对于了解各国各地风俗民情,颇有裨益。在紧张的阅读节奏中,我虽然来去匆匆,但感觉很充实。最终,在室友们质疑的眼光下,我基本实现了当初一学期阅读100本书籍的“宏伟目标”。

        大二开始,我的学习兴趣又转向了古代文学、古代文献方面:《左传》《史记》《战国策》《资治通鉴》《世说新语》等经典。

        书籍,对我影响深远。阅读这些古典的精华,我沉浸其中,不能自拔。此外,我还知道学校图书馆三楼有个文科阅览室,阅览室每年订阅大量报刊。我庆幸自己又找到了一个知识的宝库,常常到文科阅览室阅读国内一些著名的教育教学报刊。其间,我还阅读了一些专业性期刊,如《文史知识》《古典文学知识》《文学遗产》等,了解了一些大学教授、专家的文章如何布局、如何构思。在无形中,专家教授的文章熏陶着我,引领着我在占有素材的前提下如何遣词造句,如何写文章。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大学期间,在阅读过程中,我特地准备了几个硬面笔记本,每当看到心仪处,都会毫不犹豫细心摘录下来。到2003年6月大学毕业,我所摘录的笔记共8本。当时对于摘录一些笔记,仅仅感觉内心充实,后来才知道,我的许多文章能够发表,离不开这些笔记,它们让我触类旁通,受益匪浅。至今我还能够从这些摘录中获益,现在我依然保持摘录式笔记的习惯。

        经过大学近4年阅读的累积,我拥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这让我更明白选择性阅读书籍的重要性。大学时期阅读小说,我喜欢的是小说精彩的故事情节;工作后再读小说,我更看重的是语言风格、艺术手法、小说意境。汪曾祺曾说过“小说即语言”,可谓一语中的。如今,我更喜欢语言有特色的作家,如阅读汪曾祺、阿城、钱钟书等人的小说,有的会阅读两三遍,甚至四五遍。通过大量阅读经典名著,进行适当地发散、迁移、比较,是我文章得以发表的重要方式。因此,阅读与写作一旦形成了良性循环,就会让我们对阅读和写作更有兴趣。

        智者云:“少年读书,如刻在石上;青年读书,如划在冰上。”人在成年后记忆力有所衰退,所记得的知识越多,忘得越快;开始时还印象深刻,时间久了就会印象模糊。如果我们能够保持习惯,用笔记记录文段及出处,就可以按图索骥,事半功倍。所谓“眼过百遍,不如笔录一遍”。

        读薄读厚 柳暗花明又一村

        “把厚书读薄”,是阅读的第一阶段、入门阶段。或浏览,或精读,或摘录;摘取厚书中的精华部分(丰富的素材、理论)融会贯通,变成自己的“薄书”,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就会牢记于心。大一下学期,我所阅读的大量小说就属于这个阶段,我所阅读的《史记》全本也属于这个阶段。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既要汲取前人成果,继承前人的成就,又不能迷信权威,不能完全受前人的束缚。阅读的经典达到一定数量后,就会发现经典可以从不同角度解读,会有不同的收获。“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解读《史记》,有易中天视角的《史记》,有王立群视角的《史记》,有李清泉视角的《史记》,有韩兆琦视角的《史记》,有张大可视角的《史记》,还有其他大家的不同视角的《史记》。参阅各家各种不同的解读视角,都可以让我们开阔眼界,扩大视野,大受裨益。

        “把薄书读厚”,是阅读的第二阶段,属于较高阶段。对于“精华”的薄书,我们要能好好揣摩,充分挖掘内涵:或找准视角,书写自我感想;或扎扎实实,彻底弄清本源。这样,较薄的书,由于旁征博引,增加了不同的阅读视角、不同的立场、不同的感悟,进而就变得“厚实”了,这个过程就是“由薄到厚”的过程。

        “由厚到薄”是集约,关乎阅读书籍的精髓;“由薄到厚”是扩充,关乎丰盈自我的学识体系。如果我们阅读书籍时能够“由厚到薄”,经“由薄到厚”,再回到“由厚到薄”,一次次对文本经典有“增”有“减”的过程中,就能够做到触类旁通。如此经过了几次阅读循环,我们就可以贯通知识,走向由“知”而“懂”的彼岸,甚至能够建立自己的体系。

        在我的教学过程中,其中感悟最为深刻的莫过于《鸿门宴》一文。每次教一遍《鸿门宴》,我都会撰写一篇文章。我曾从不同角度,先后撰写了7篇论文,总字数近两万字。在某种程度上,《鸿门宴》的阅读与写作过程,就属于“把薄书读厚”的阶段。

        在阅读与教学的过程中,不要轻易放弃突然闪现的一个个小小的灵感,即使是一两句话也要及时记录,积少成多,结果就可能非同一般。帕斯卡尔不仅是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还是散文家,他的《随想录》就是以一条条零星记录形式而完成的。倘若闪现的灵感没有及时记录,许多突发的灵感就会稍纵即逝,这是相当可惜的。因为每一个灵感,甚至还可能扩充成为一篇精彩绝妙的文章。以《史记》为例,我许多有关《史记》方面的教学论文、随笔,就是由一个个突发的灵感扩充、发散而成的。

        教学相长 教海无涯天地宽

        2003年毕业后,我执教于一所民办中学。我想像大学老师一样,挥手之间笑谈风云,将自己的知识最大限度地输送给学生。结果发现现实与理想颇有差距,学生大部分更关注成绩。语文学科博大精深,语文知识的积累在考试中不会立竿见影,语文成绩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如何突破、改变这“不切实际”的现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2005年扬州市教育局推行全市青年教师“拜师学艺”活动,我以此为契机,得以拜扬州大学附属中学教师张兰生和潘劲秋为师。从2005年9月至2006年6月,只要有空闲,每周我都会去附中随堂听课两三次,向两位老师请教学习。张兰生老师善于从大局把握,抑扬顿挫,大气而不失重点;潘劲秋老师的风格,好像在拉家常,于慢条斯理中侃侃而谈、娓娓道来,润物细无声。听两位老师的课,我受益良多。我也多次向本校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习教学方法,与青年教师相互切磋,有时也为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

        鉴于高中生课堂普遍不喜欢发言的现状,我发现融洽相处、了解他们想法才能对症下药,才能有利于教学。我首先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从现实生活切入,尽量找到书本知识与学生兴趣的结合点,充分调动学生兴趣,让他们有话可说。每节课前5分钟讲演,让学生根据自我兴趣上台演讲,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对话。如讲到《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时,联系流行歌曲《烟花三月》探讨传统与流行的关系。此外,我鼓励学生课外多思考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每人准备一个日记本,每天写下独特的感受,一句话、一段文字、一篇文章皆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每周抽取10人日记逐一评改,感知学生当前的心理与想法,写下得失,给他们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加强师生联系。教学方法的改善,也让我更懂学生,教学水平也得到显著提高,教学更得心应手。

        2008年8月,我被借调到江苏省四星级高中扬州新华中学工作4年。四星级学校学生基础较好,我根据以往经验,仍坚持让学生写周记,学生写作兴趣大增。先后有20多位学生的40余篇作文被推荐发表在省级以上期刊,学生一旦拥有了小成就,更能刺激他们的写作热情。至今,我先后指导150余篇学生作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报刊。

        学校每学期都鼓励教师开设公开课,这是教师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上公开课的确很辛苦,但这也是砥砺教师的磨刀石。其实,公开课也是发表论文的一大契机,我每开设一次公开课,至少会发表一篇文章。公开课在客观上要求准备比平时更充分,在教学互动中,不经意间与学生碰撞出的智慧火花,听取听课老师的建议批评,都可能会产生一篇篇高质量的论文。如讲解小说《药》,我从4处“可怜”生发出全新的视角,激起了学生探讨的兴趣,发表了论文《“可怜”引发的话题》;讲《鸿门宴》,发表了论文《〈鸿门宴〉人物群像分析》;讲《淮阴侯韩信》,发表了论文《韩信为何“怒竟绝去”》……

        外国有所谓“一万小时定律”,即要想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一万小时的磨炼。其实,“一万小时理论”,即量变达到质变,跟古人所说的勤能补拙、水滴石穿的道理,可谓异曲同工。

        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阅读经典,善于阅读经典,也要坚持写作,最终形成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天地。总之,教师虽然不是作家,但可以通过阅读和写作,使自我成长与教学相得益彰,最终改变生命的宽度与厚度。

        (何伟,江苏东海人,毕业于扬州大学中文系,江苏省扬州市弘扬中学教师。在《语文报》等报纸发文200余篇,指导学生发表作品150余篇。自2013年以来连续6年获扬州市教科研年度成果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8-1 15:22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265

    主题

    333

    帖子

    1392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92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8 13:55:24 | 只看该作者
                                                                 与自己的对话




        人生有时需要不断进行自我对话,学习也是如此。

        一个懵懂小孩进入少年、青年,开始知识和人生的探求,需要一些自我的对话,逐渐清晰生活的目标,坚定做事的品质,也就是说,通过自我对话踏上自我觉醒之路。

        我所遇见的优秀学生,如果不能志存高远,感觉就像梨树不挂果,海棠不开花,是非常痛苦的。面对未来波澜壮阔的人生,进入高中的同学,我们不能像小时候遇见可怖之物,一手掩住自己的双眼,一手拽住父母的衣角,瑟瑟发抖地装作看不见。请在内心问问自己: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发现自己的特性价值,从来都是不容易的,要慢慢学会自我对话的领悟方式,准确捕捉自己的内心。如果是一株小草,就匍匐大地;如果是一棵大树,就直入云霄;如果是一涧溪流,就流奔大海;如果是一朵花蕾,就恣意绽放。我们要耐心与自己对话:真正的兴趣是什么?真正的特长是什么?自己能不能一生为之奋斗?

        探清了自己的内心,明白了自己的价值,树立了学习目标,学习生活才不会浑浑噩噩。对学习的坚守,就会变得相对容易。

        相对容易,绝对不是一帆风顺。我看过一部美剧——《迷失》,一大群人因为飞机失事,坠落在荒野神秘的小岛,演绎人性的挣扎。整部剧与其说人们迷失在荒凉之地,不如说人性迷失在自我中。可见,恪守自我是多么困难。

        坚守需要我们频繁进行自我对话,因为我们身边实在有太多“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的事情,像海妖一样勾唤我们、掇骗我们、诱惑我们。面对它们,我们能否确保静心忍性至关重要。

        假定你是一个立志上进的学生,假定学习中出现以下情况,让我们来一次自己与自己的对话:

        今天老师布置的作业很少,我是借机轻松一下,还是借机预习或者强攻一下自己的弱项?今天老师布置的作业很多,我是敷衍甚至抄袭一下,还是白天压缩休息时间,晚上再多鏖战一会儿?又要考试了,考差了可能会受到同学的嘲讽、老师的批评和父母的责骂,我是利用作弊提高分数来粉饰太平,还是以真实的成绩给自己戴上“紧箍咒”?周边的同学玩“王者荣耀”十分入迷,我是“同流合污”还是“濯清涟而不妖”?老师或父母误解了自己,我是揭竿而起、针锋相对,还是换位思考、诚恳沟通……

        这些都是学习中常见的情况,但是作出选择一点也不容易。选择前者是一条迷失之路,选择后者是一条奋发之路。从事教育这么多年,我看过太多迷失之后伤心的泪水,也听过太多奋发之后欢愉的笑声,然而当局者迷,只是当时已惘然。选择前者的,很少与自己深度对话,常常盲从或者顺从一时的欲望,贪一时之欢;选择后者的,多是习惯于与自己对话,深刻知道自己的内心与底线,乱云飞渡仍从容。

        与自己对话,就是不断强化自己的信念,不断强化自律。人一旦接受了自律,就获得了自由,枯燥变得盎然有趣,单调变得丰富多彩,困难开始变得容易克服……那你就会充分地享受这个过程,你会发现偌大的课桌可以放在自己的指尖上,人潮汹涌中可以读一首隽永小诗。

        到了这个境界,作为学生来说,就实现了与自己对话的终极目的:对自己的愉悦。

        以上文字,也是我与自己的对话,好像是给你们看,实则是给自己说。

        (作者单位系湖北省武汉市第四十九中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8-1 15:22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265

    主题

    333

    帖子

    1392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92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4 11:50:25 | 只看该作者
                                                                         我们“正年轻”





        年轻真好,充满活力,充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充满创造力,充满对教学的积极追求。因为还未定型,所以充满各种丰富的可能性和发展空间,真是令人心生羡慕。

        不禁回想起我的专业成长之路。刚进入课堂教学时,我是有些惊慌失措的。不熟悉课堂导入,不懂得组织课堂,活泼的学生有时打乱了教学节奏,我会不知所措。新手上路,这样的迷惘状况是有的。

        但是因为年轻,有一颗求上进、肯用心、想办法的心,这些是不足以害怕的。多观摩别人的课堂,多向他人讨教……就这样,有些方法学到了,有些节奏运用自如了。

        记得校长十几年前对新教师说过:“培训是一种福利。”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因为事实的确如此。积极参加培训,能较快“上手”,掌握一些基本的教学方法,少走弯路。如要形成自己独到的教学风格,应在最初几年里格外用心,格外努力,格外勤奋,格外动脑钻研。

        课堂是教学的生命线,是教学相长的主场。课上得怎么样,是评价一个教师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标。什么是“把课上好”?我认为很重要的就是学生喜欢。学生或是喜欢你的真诚,或是欣赏你的学识,或是喜爱你的幽默, 抑或感染于你的率真,等等。让学生喜欢你的课,就是教师的立“教”之本。

        对于磨课,我亦深有体会。一堂好课从设计到实施,凝聚着时间、智慧和心血,反复修改、反复试讲,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自如,这是一个“凤凰涅槃”的过程。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密集地上公开课,被同事们戏称为公开课“专业户”。回溯这些上课的经历,更多的是一份感恩、一份庆幸。感恩这些磨课的过程,使自己在分析教材、研读文本、师生互动、组织教学方面不断得到历练。

        这个过程,有汗水,有微笑,有遗憾,更多的是收获——收获一份教学的自信,收获一份拔节的成长,收获一份钻研的快乐,收获一份勤勉的踏实。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感恩这些经历,让我始终保持着教学教研的积极动力。

        苏霍姆林斯基是世界著名的教育家,读过其著作的人都会被他深深吸引。苏霍姆林斯基的成就,走的是一条边研究、边教学、边反思的路,记录这一路风景和收获的就是他的教育日记。

        写教学反思,既是记录困惑,更是在寻求解除困惑之道。教学贵在反思,反思贵在坚持。教师应该记录教学过程中的所得、所失和所感,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有话言长,无话语短。以反思促教学,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之收获。

        在我的教学成长之路上,还要感恩众多的良师益友,是他们的关怀和帮助让我不断进步。我们行走在教学教研的路上,不懈怠,同学习,共进步。我们,“正年轻”。

        (作者单位系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景莲小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8-1 15:22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265

    主题

    333

    帖子

    1392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92
    5#
     楼主| 发表于 2020-1-7 11:35:10 | 只看该作者

    岁月如歌 初心如磐

    “岁月辗转成歌,时光流逝如花。”屈指一算,自2003年大学毕业至今,我已在讲台上站了17年。回首漫漫从教路,我始终不曾忘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道理,始终不曾辜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的誓言,始终不曾后悔当初“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的选择。

    我是一名语文教师,17年来,让学生爱上语文一直是我的追求。因为我明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含义,懂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道理。“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我像尊重朋友一样尊重每名学生,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每名学生,耐心地聆听他们的心声,平等地与他们对话交流,主动和他们打成一片。为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我想方设法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比如 “课前诵诗”“作家名片我设计”“每周一记”“我是朗读者”“我当小老师”“我出试卷你来答”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浓厚了,语文学习能力也提高了。一名学生说:“王老师,因为您,我喜欢上了语文!”这句话,让我倍感欣慰。

    无论在不在班主任的岗位上,17年来,我都积极参与到班级日常管理工作中来,做到“腿勤、眼勤、嘴勤”。我提出“静、净、敬、竞”的4字班风及“三个一,一个至上(安全第一,健康第一,纪律文明卫生更上一层楼,学习至上)”的班级管理理念,并大力引导学生践行。组建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班级委员会,班里的每个人都是班委成员,大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实行“执勤班长制”,大家轮流做执勤班长,管理班级日常事务,并撰写《班级日志》,努力打造积极向上、和谐阳光的班集体。一位家长说:“王老师,把孩子交给您,我放心!”这样的话语,给了我无限动力。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当你17年如一日真心真意地爱着学生时,当你17年如一日全心全意对待你的工作时,当你17年如一日只管付出不求回报时,你身边的人一定能看得见,感觉得到。朋友和同事都说:“学生遇到你这样的老师,真是他们的幸运!”

    就是这样简简单单的话语,给了我无穷的信心和无限的力量,让我在漫漫从教路上攻坚克难、勇往直前。

    岁月如歌,初心如磐。在匆匆流逝的岁月里,一届又一届学生来了又走了,学校也渐渐旧貌换新颜,而我依然站在三尺讲台上,依然兢兢业业、初心未改。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岁月里,我的初心依然坚如磐石。我将继续“三尺讲台勤耕耘,一片丹心育桃李”,继续“认认真真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继续抓住一切机会充实自己、锻炼自己、提升自己,努力做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新时代好教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8-1 15:22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265

    主题

    333

    帖子

    1392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92
    6#
     楼主| 发表于 2020-1-15 11:36:10 | 只看该作者
        之前认识一位教师,他因为各种原因没能加入本地的“名师工作室”。刚开始,他向我抱怨说自己运气太差了,我对他深表同情。大约过了两个月,我们在一次活动中又见面了,他却面露喜色。一问,他笑着回答:“我找到了一位名师。”我很好奇那位“名师”的名字,他神秘地摇头:“大名鼎鼎,家喻户晓。”

        我一直以为他加入了另外的“名师工作室”,直到半年后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他的一篇文章,才知道他找到的“名师”竟然是日本教育家佐藤学先生,原来他是以书为媒找到的“名师”。

        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他的推荐下,我认真研读了佐藤学的作品,渐渐发现了日常教学生活的趣味,也让我第一次真正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的价值。

        跟着佐藤学这样具有“实践—反思”精神的名师学习,我不再只关注事实与手段,也开始试着对教学经验和行为进行梳理。

        我通过微信把这种欣喜与先前那位教师交流,他听到我的想法后,邀请我到他的学校参观。“我正在进行一个教学尝试,这是我几个月来的一些做法。”他拿来一摞资料,上面有学生的一些笔记和文章,还有他的10多篇教学反思。

        我有点惊讶:“竟然有这么多东西!”他笑了:“我也没有想到,以前我觉得为了某个课题去搜罗资料是让人头疼的事情,但现在我手里的资料太多,也让我‘头疼’。”

        这次见面又给了我很大的震撼。或许作为一线教师,只要我们敢于行动,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吧。于是,我又开始试着改变自己,不再只是“想”,而是开始去“做”。我从征文活动设计开始,最初是简单的读后感写作指导,再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征文比赛,到今年我开始引导学生制作生命里的第一本书。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看到了学生的进步,也看到了自己的进步。而且我发现心中的“名师”渐渐增多了,阅读的范围更广了,探索的路径更宽了。与此同时,我与其他教师一起组织成立了“读书论坛”,我们一起研读,一起交流,有意识地打破局限,超越自我。

        有一次上完公开课后,一个年轻教师走过来对我说:“你真是我心中的偶像,我要是能成为你那样的人就好了。”

        她的赞美让我从一种浑然无觉的状态中惊醒过来,原来我也可以在小范围内成为他人心中的一名优秀教师,这也让我对“名师”这个称呼有了更深刻的思考。所谓“名师”,应该是指那些没有放弃思考和行动的人吧,他们在前行中重塑自己,继而影响他人,成为一个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教师。

        就像我认识的那位教师,虽然他没能加入某一个名师工作室,但是却能找到书本里的名师继续学习,并愿意与我分享他的成长经验,才让我也可以一路走到今天——他在我心中早已成为“名师”。

        或许,只要像他一样,心中有光,一路前行,每个教师都可能成为“名师”。

        (作者单位系四川省成都市新都香城中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