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友社区

查看: 107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研活动要让教师有所获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8-1 15:22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265

    主题

    333

    帖子

    1392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0-31 11:10: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研是各学校教风好坏的指向标。一所学校能够把教研做好,教学就错不了多少。

    一、做出有自己特色的教研活动,充分考虑授课教师的意愿

    教育行政部门大多站在全局角度统筹思考问题,给出的意见内容具有宏观性,实际指导作用较小。仅仅围绕教育行政部门的意见安排教研活动,会引发教师的厌烦情绪。每一学期,学校都会安排教师讲各种类型的公开课,有示范课、上岗课、同课异构等。很多时候,学校在安排教研活动时并没有考虑授课教师的实际需求,没有考虑课程作用及教师的收获,教师难免会产生不情愿的情绪。虽然很多教师准备了精美的课件和备课方案,但很难有进一步的收获,只是完成了一个任务。作为教研部门,应该让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或需求申请课题,教师主动申请,准备就会更加充分,教研效果也会更好。

    二、保障学校教研活动的效果,充分考虑听课教师的需求。

    当前,多数学校教研安排教师听课,都是采取行政命令的方式,规定需要听够多少节课,或记录多少页听课笔记。采取硬性规定逼迫,听课教师就难以带着学习和钻研的目的,无法进入听课状态,只好坐在教室里频繁看时间,或看闲书,或抄听课笔记。这会影响授课教师的情绪,也是对授课教师的不尊重。同时,这样的听课状态还会影响到学生,看到教师如此随意,学生心里会怎么想?作为学校教研活动的管理者,要注重形式设计多样化、主体多样化、问题多样化,给听课教师更多的选择,让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课程安排,自主选择要听取的课程。教师带着“学习”的欲望走进课堂,比“被迫”走进课堂更加有效。

    让教研活动真正起作用,首先要从遵循教师的实际需求开始,其次要让教师通过教研活动有所收获,最后要让教师得到足够的尊重。教师能够主动参与,就是教研的最好的形式。

    (作者安杰,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此为蒲公英评论网站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