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友社区

查看: 94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生至乐,无如读书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8-1 15:22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265

    主题

    333

    帖子

    1392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9-11 10:49: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因为人生至乐唯读书。

        与书相遇,纯属偶然。10岁那年,我生了一场大病,不得不休学。那是20世纪80年代初,没有手机,没有电视,百无聊赖,我翻出家中一些书,《夜幕下的哈尔滨》《李自成》《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随手拿一本看。许多字不认识,但并不影响我读书,遇到不认识的字就跳过去。大半年下来,几本书“读”完了。再次复学,竟然从“学渣”变为“学霸”。

        从此,书伴随了我整个学生生涯。

        初一时,我得到一本《封神演义》,英语课也按捺不住偷偷地看,看得正酣时,英语老师一个箭步跨来收走了书。我终究没能要回那本书,但我喜爱读书的事被老师们所了解。

        那时,能弄到的书极少,需要运气、缘分。琼瑶、三毛、金庸的书,都是邂逅,或站或坐,随读随还。一次在同学家玩,看到一本《西游记》,一看怎么也放不下,读到鸡鸣之时,可谓读书不觉已天明;香港武侠片流行时,偶得一套《天龙八部》,硬是拼了两天两夜的时间,囫囵看完。后来,再跟学生谈读书时,我一再告诫不要让影视破坏了你的读书兴趣,走进文字的世界,天地更广阔。

        进入大学,整个人被书香浸染着。到处是看书的人,书像长了翅膀似地飞到手边。我读的第一本非文学类书籍是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的人》,没想到一看入了迷,给了我极大的震撼,这本书让我更加了解自己并学会管理自己,也让我对人的普遍心理有了进一步认识。紧接着,我看了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这本书带来的思考与体验更多,我常拿作者对梦境的分析来解析自己,检验其理论的真伪;偶听别人说自己的梦,也要“弗洛伊德”一番。而弗洛姆的《爱的艺术》,直接奠定了我做教师的行为观念,明确了一名教师对学生“爱”的起点与终点在哪里,与其他“爱”的区别在哪里,如何让“爱”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这是一本能增长教育智慧的书。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步入工作岗位后,为了上好语文课,阅读成为日常。专业杂志常读,闲书也爱读。

        那时,学校图书室有几个“常客”,《大家》《收获》《人民文学》《小说月报》《书屋》之类被竞相借阅,几个人在一起讨论苏童、莫言、余华、陈忠实、贾平凹等作家。读书于我,是工作需要,我教语文;于他们,则是乐趣,他们教理科。我们几个人把图书室当成沙龙,凑一起时总要聊书。时常,我们因为一本书或一个作家争论不休,谁也说不服谁。

        一次,生物老师说陈忠实的《白鹿原》比莫言的《丰乳肥臀》写得好,因为更真实;物理老师不同意,认为后者比前者好,因为后者像一个传奇,更好看。双方唇枪舌剑,我也说喜欢前者,因为读起来苍凉悲壮。物理老师不服道:“你不觉得莫言的写法很特别?”此语一出,我默然,觉得他说的有理,他又接着说:“莫言会拿大奖的!”

        那时,我还没看过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借过一本,因为是盗版,所以没法读。后来,读到正版的《百年孤独》,才知道莫言向马尔克斯学习了魔幻现实主义写法。

        那位早有“预见”的物理老师,连上课风格都不一样。他上实验课,先让学生自己动手做,记下实验结果。之后,他让学生把实验结果分组呈现,让学生找出规律并进行总结。教室一片沸腾,学生七嘴八舌,多种表述。他带领学生对照数据,咬文嚼字,找到一个最准确、简洁的表述。他兴奋地说:“哎呀,你们太伟大了,竟然发现了这个规律,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学生十分激动,他又用一种极惋惜的语气说:“只可惜你们的发现晚了200多年!200多年前,英国一个叫牛顿的科学家,通过实验也发现了这个规律。”学生略显失望,他接着说:“恨不发现未知时!但总有一天,你会成为第一个发现奥秘的人,相信自己,你们也有牛顿的天赋。”

        我喜欢和他聊课。听他解说物理课为什么也要培养学生“咬文嚼字”的习惯,听他解说怎样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听他讲述居里夫人如何给中学生上物理课。每次都能得到许多启迪。

        那位生物老师也十分了得,他上课基本不用书,讲起课来口若悬河。这两位老师的读书经历,让我深刻地领悟到杜甫的话:“汝欲学作诗,功夫在诗外。”教书亦然。

        后来,我也开始扩大自己的读书范围,先后读了李泽厚的《美的历程》、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杜君立的《历史的细节》、王天兵与芦苇的谈话录《电影编剧的秘密》。尤其是最后一本,印象颇深。这本谈话录主要记录了《霸王别姬》的编剧芦苇谈剧本的准备及创作过程,兼“听”他和王天兵聊一些经典电影的得失,对世界优秀电影的评论,他们从哲学、历史、电影类型、文学流派、东西方文化差异、电影教育等角度谈电影,时有拨云见日的感觉。

        在这本书里,我认识了黑泽明、大卫·里恩、科波拉、昆汀·塔伦蒂诺、塞尔吉奥·莱昂内、斯皮尔伯格这些电影大师,那些被他们认为伟大的作品,自然都找来看了一遍,终于把自己“炼”成了一个电影发烧友。

        从此,我的语文课也多了一种教学资源——电影。

        还有一些书,是在学生的影响下看的。遇到过一个智商极高的学生,偶听他谈数学,见解新奇。于是,赶紧恶补了一本数学专著《费马大定理》。这本书介绍了中西方数学的本质区别,讲述了历史上为数学而献身的人的故事,生动描述了300多年来数学家对费马大定理孜孜以求的身影……读完这本书,我对数学产生了无上的敬意,再也不敢信口说数学不重要的妄言。看到一个埋头做数学题的学生时,就让我想起那些在沙滩上研究数学的大家们,敬意油然而生。呵护每一个对某一问题或某一学科有着浓厚兴趣的学生,对于教育者来说多么重要。

        我想,如果年少时读到此书,会不会改变我的人生轨迹?如果所有老师都了解一点数学的趣史,会不会激发更多孩子理解数学、爱上数学?从此,这本书成为我常备的一本书。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为师者最大的幸福,是给予学生的东西都能给他们带来重大的影响或者美好的改变。所以,读到一本好书,怎能不与学生分享?课堂上讲过的习题,分析过的课文,灌过的鸡汤,学生都可能转眼皆忘,然而推荐给他们看一本好书,得到的改变,受到的影响,还有那些牵肠挂肚、浮想联翩、惊心动魄的感觉与体验,将永生难忘。

        我一直记得,一个从不读课外书的孩子,因为一本《草房子》,从此爱上了阅读;一个对学习毫无兴趣的学生,与我讨论《巴黎圣母院》时,泛起红晕的脸和发着光的眼睛;一个吊儿郎当的男生,读起侦探小说的专注,分析案件时的逻辑清晰;一个颇有些厌世的女孩,读完《安妮日记》后对生命的重新认识……没有比让学生爱上一本好书更值得的事了。

        为师无所有,只爱推荐书,常备适合学生看的书。《费马大定理》是首选,曹文轩、杨红樱、狄更斯、王国维、席慕蓉、凡尔纳这些作家的代表作一年四季必备,《哈利·波特》《三体》系列齐全,更有《苏菲的世界》《杀死一只知更鸟》《青鸟》《麦田守望者》《窗边的小豆豆》等适合初中生看的外国名著。

        每带一班新生时,我首先就强调要多读书。开辟专门的时间,提供适合的书目,开展读书展示会、交流会、推介会,营造读书氛围;随课说书、现身说书,激发读书兴趣;一有机会就向家长传授让孩子爱上阅读的“秘籍”。

        于是,便有新生到我家来“视察”。与他们拉拉家常,说话之后免不了要向他们荐书,领着他们到书柜前,只要觉得适合他们看的,一股脑儿拿出来。所有这些书中,我隆重推荐曹文轩的《草房子》,这本书最受学生欢迎。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买,当时买来5本推荐给学生看,看着看着书都没影了。下一届学生,又继续买来推荐给他们看,一届又一届,这本书从没有缺席过。

        嗜好荐书,到了“反常”的地步。

        一次旅行,连续两个早晨在一家早餐店吃饭,店主夫妇带着10岁大小的孩子,孩子每天起很早来帮忙,我很感慨孩子的懂事,店主说:“把他留在家里也没什么事,只能看电视。”

        “为什么不给孩子买些书,让他在家里看看书呢?”我疑惑地问。“我们不知道该给他买什么书看啊!”夫妻俩迷茫地说。

        我便自告奋勇地说:“要不,我带他去书店买书吧?”夫妻俩高兴地连连点头。

        奚童悄向舆夫语,莫典春衣又买书

        只有随心所欲买书,方可因人而异荐书。

        刚步入讲台,工资甚少,可是觉得书比衣服便宜,每月花在书上的钱从不算账,没觉得这笔钱是可以省下的。即使典却春衣又买书,也是值得的。

        后来,工资渐涨,买书也渐渐成瘾。从前喜欢买各种杂志,自己从邮局直接订一些,也在书店买一些。至今,从2006年起的《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和《语文教学通讯》,从2002年至2012年的《名作欣赏》,从2006年至2008年的大部分《百家讲坛》,从2012年至2015年《教师博览》文摘版和部分原创版,我都收藏着。后来杂志占据太多地方,就只订阅了两本专业杂志。

        买书成了新常态。凡是听到别人提到的好书、奇书,我都要买来一看。

        我买书,常按图索骥。

        起先,收看凤凰卫视由梁文道、何亮亮主持的《开卷八分钟》,后来是看梁文道的《一千零一夜》。只要他们说到一本我感兴趣的书,就会毫不犹豫地买来。高尔泰的《寻找家园》、蒋勋的《孤独六讲》、木心的《文学回忆录》及《哥伦比亚的倒影》、王小波系列、金宇澄的《繁花》等,都是看了节目买来的。

        在买来的这些书中,高尔泰的《寻找家园》和木心的《文学回忆录》是我最喜爱的两本。木心的经历与高尔泰相似,少年聪慧,极爱读书,擅长书画,进过监狱。前者我用了3天时间,一口气读完。它是一本散文集,写自己前半生的人生际遇,也写他人,兼谈艺术观点、艺术追求。无论写人记事,经画家的手法写来,画面感很强,文字的表现力自然也是常人不及,而发表艺术见解,更令人耳目一新。

        木心不同于高尔泰。他不写自己的回忆录,他讲《文学回忆录》。虽说是文学,又不仅仅止于文学,兼论哲学、其他艺术、音乐、绘画等,一路从希腊罗马神话讲到20世纪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走了5年的“文学远征”。

        木心讲的是属于他自己的世界文学史,史实极为简略,选择重点作家作品,只用简短的语言拣取故事。他更多的是木心式评说,智慧、学识、思想与阅历一样不缺。全然是主观感受,三言两语或只言片语,无关权威,有时还拿权威戏谑一番。他有一双犀利深邃的眼睛,从文字里找到作者的思想源头,从画面里看到艺术家的学养,于是谆谆地告诫,一个作家要有些什么,一个画家应该准备些什么。

        木心讲文学,是立体的。通常,我们看纯粹的文学、哲学、绘画、音乐、宗教,而木心先生却打通这些壁垒,把它们糅在一块,或从文学入手,兼以其他,把文学引进一个广阔的天地。通过木心打开的文学之窗,能看到一个新奇、丰盛、相通的艺术世界。

        木心讲文学,是灵动的,陈丹青称之为“神聊”。木心说:“有的母亲讲故事给小孩听,讲得特别好的,是把自己放进去。”木心先生讲文学也属于此类。无论评说艺术家还是艺术形象,没有学究气。他将历史人物、艺术形象、艺术家、他人甚至自己,相互观照;时而惊叹,时而惋惜,时而睥睨,时而匍匐。流转之间,不禁要寻思,何以这么说?哪部作品可以印证?我赞同他的看法吗?大脑一刻也不得消停,就这样被他牵引,被他“迷惑”而苦苦追寻。他的话明白时,如芝麻开门;深刻时,一剑封喉;暧昧时,秋波流转……木心说:“文学外的功夫,要纷纷落到文字上去。”于我而言,读书外的功夫,要落到教书上去。

        我买书,又是连根拔起式的。

        因为《文学回忆录》,我爱上了木心,几乎买来他所有的书。木心的文章很多不是一遍可以读懂,就反复读,常读常新;连他推崇的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萨特、伍尔夫、尼采的书也买来一些。《文学回忆录》式的“听课笔记”,顾随的《中国古典诗词感发》也毫不犹豫买来,拜读一番。

        家里的书柜,喜欢的作家从不让他们孤独,总是一窝儿地买来。张爱玲、汪曾祺、村上春树、余华、王小波、冯唐、叶嘉莹、马尔克斯、托尔斯泰、奥威尔、狄更斯等,大家凑一起,即使我很久没翻过它们,也不至于寂寞。而为学生准备的书,只要几个月没到我手中,就会再购一本。

        学生看见我满屋的书问:“老师,这得花多少钱?”我说,不多,比起一件衣服来,书便宜多了。

        书柜已经装满,书桌上、凳子上、床头柜上还摆着一堆堆,新买的书已经上路,我把它们放哪里?

        (转载自《中国教师报》作者:都启林,湖北省南漳县实验中学语文教师,从教近30年,非名师,无头衔。暇时读闲书,弄笔墨,自娱。有文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学语文教学通讯》《教师博览》《教师月刊》《语文报》等报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