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师友社区

查看: 14572|回复: 0

教师阅读贵在“有法”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8-1 15:22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265

    主题

    333

    帖子

    1392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92
    发表于 2019-4-26 17:03: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阅读是要讲究方法的。唯有掌握了有效的方法,读者才能在书籍的海洋中汲取精华,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读书在于会读,贵在“有法”。如果读书的时间安排不恰当,读书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当下,对中小学教师来说,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中抽出身来静心阅读实属不易。因此,对各种题材不同、内容迥异的书籍,要采取不同的读书方法。唯有如此,才能做到事半功倍,才能“会读书”“读好书”,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快速浏览法。这个方法要求教师快速阅读,只看看书的纲目、结构和内容就可以。用这种方法阅读通常就看3部分,即目录、开头、结尾,中间部分可以跳过。对一般的通俗小说、抒情散文,教师可以作为消遣品,快速阅读。这样做可以让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

    画重点法。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只读书中的重要部分;对画出来的那些语句,只读重点,其他不重要的可以一扫而过。用这种方法读书比较快,能抓住重点部分的内容。对语文课本中重要章节里的重要语句,在阅读时可以用笔画出来,也可以在旁边作出批注和解析,便于深刻领会和进一步掌握。

    好句摘录法。此方法适用于所有类型的书籍,也是大部分人经常用的一种方法。读书时可以在自己喜欢的句子上做记号,读完之后把做了记号的部分摘抄下来。这种方法既能加深记忆,又能保存资料。例如,历史学家吴晗就特别擅长做读书卡片。他读书时,见到有用的句子就抄在一张卡片上。他读了几十年书,做了几十万张卡片。他曾经说过:“只要积累了两万张卡片,你就会成为这门学科的专家。”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如果真能提炼出几句有用的话来,也算没有白读。

    拆书法。根据艾德勒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的观点,对非虚构图书,可以通过“主题阅读+批判性思考+实践”真正理解。这里的“拆书”是指“拆书人”通过将书里的某个片段拆出来进行引申,并运用到自己的思考和写作中。拆书法阅读在于通过“拆书”将书里的一部分或者一个段落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观察、体会与思考,对书中的内容就会有更多的认识和更深层的解读,从而对阅读的内容有深入、全面的了解。

    思维导图法。这个方法主要用于可视化表达。它可以让教师轻松地掌握这本书,也可以让教师回味这本书的内容。这种方法可以用在读一本书前的预习和读完一本书后的复习阶段。通常在初步阅读完一本书后,可以把书的结构、所要表达的内涵以及体现的主题用思维导图勾画出来。这样便于学生对整本书有一个全面把握。

    读书笔记法。朱熹在《读书之要》中说:“大抵读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静思,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省得尔。”也就是说,要细读多思,反复琢磨,反复研究,边分析边批注,务求明白透彻、了然于心,以便吸取精华。对教育类书籍及名篇佳作,应采取这种方法。只有精心研究,仔细咀嚼,文章的“微言大义”才能“愈挖愈出、愈研愈精”。

    我尝试着把读过的书做成读书笔记PPT。这样做,可以更系统地推进教师对书的理解,还可以加深他们对应用软件的熟练程度。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把读书与做摘录、记心得、写文章结合起来,手脑并用。在阅读过程中,要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勤于手抄笔录。其实,这就是一种积累知识的过程。读书笔记的类型有很多,有摘抄型、感想型、归纳型等。在具体过程中应该灵活运用,因“书”而异。

    跳过法。教师对书中感兴趣的部分加以阅读,其他部分就可以忽略掉、跳过去。只看目录,然后直接阅读书中喜欢的那部分内容就可以了。运用这种方法,可以提高阅读效率。鲁迅先生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么无论到多久都不懂的,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这种方法是对陶渊明“不求甚解”读书方法的进一步发挥。它的好处是可以节省时间,提高阅读速度,把精力放在原著的最重要内容上。

    读书方法应该不拘一格,可以用一种方法,也可以同时使用多种方法。只要悉心阅读,并善于积累,形成自己的风格,并从中享受到阅读的快乐,就是最好的阅读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