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师友社区

查看: 10864|回复: 0

教学管理要避免陷入精细化误区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8-1 15:22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265

    主题

    333

    帖子

    1392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92
    发表于 2019-8-13 13:57: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年来,教学常规的精细化管理在中小学校日益推广,成为一些地方和学校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的法宝。

    因工作关系,曾聆听过好几场教学质量高的名校校长所作的教学管理报告,他们无一例外地集中介绍了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经验。听完这些精彩报告,与会的学校管理者对精细化管理带来的神奇效果激动不已,希望“精细化教学管理”之花绽放在自己的学校。

    事实上,很多地区的教育主管部门都下达过中小学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的指导意见,或者实施方案之类的红头文件,要求辖区内中小学认真贯彻执行。也的确有若干学校通过贯彻“精细化管理”而走上管理规范、质量提升的“名校”发展之路。但现实是,很多学校尽管也在竭力贯彻实行精细化管理,教学常规却依然无法走上规范有序之路,教学效率依然低迷,教学质量也未见提升,甚至持续垫底。

    这种“反常”现象的出现,排除学校管理者能力水平有限、师资力量薄弱、生源质量不高等原因,就只能有一种解释——陷入了教学管理的精细化管理误区,并在浑然不觉中形成了无法自拔的恶性循环,即越是不见效果,越是把精细化管理的误区放大。

    误区一:盲目追求教学常规管理的细致入微。精细化管理固然要细,但如果不加分析与准确把握,只是对照上级的指导意见或实施方案,巨细无遗地把教学常规的各个环节一步步细化,直到操作层面不能细化为止,甚至随意增添工作环节。

    这样“无缝对接”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细是细了,可这种对教师工作全时空占有与全方位、全流程的控制,除了增加教师工作量,迫使教师忙于基本层面环节的重复、机械操作外,就没有多大价值了。至于教师的自主发展空间,更是奢望。这样繁琐的精细化管理,何以让教师抓住常规教学的关键?

    误区二:盲目追求教学常规管理的按部就班。精细化管理固然要强调教学管理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精细、精致、精深、细密,但又要力戒程序化的教学管理模式。学校把各教学常规环节分解为如流水线般精细的统一程序,并严格执行。

    这样按部就班的教学管理看似有序,实则忽视了教学管理的对象——教师作为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特点。这种不关注教学规律的教学精细化管理,即使学校对教学管理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教师参与教学活动感到身心疲惫,结果也可能是事倍功半。

    误区三:盲目追求教学常规评价的机械应对。现实中,不排除一些学校的教学管理更多是为了迎合上级的评估,学校根据上级的评估方案逐条机械应对,将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评价格式化。

    对教师教学常规的检查、反馈和评价虽是精细化管理的重要环节,但如果就此对教师进行过多的量化考核,以频繁的检查、评比等刚性管理手段强制规范教师行为,力求逐项达到上级的评估要求,会导致教师表面上服从而内心抵触、敷衍塞责、虚于应付,不利于教学管理各环节的真正落实。

    作为教学常规管理的有效手段,精细化管理并非“拿来即用”“用之则灵”的灵丹妙药,只有在洞察校情师情的基础上,精准把握其精髓要义,力戒教学常规管理中的“细致入微”“按部就班”“机械应对”等误区,突出教学常规管理的规范性、人性化,精细化理念才能发挥凝神聚力、提升质量的理想效果。

    (作者刘义富,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本文转自蒲公英评论网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