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19-11-21 10:42:08

老师们,你们多长时间进行一次家访?

家访,作为一种传统的家校沟通方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在家校共育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信息化发展,现代通讯工具可以便捷迅速地将学生的表现传递给家长,拉近了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信息传递距离。为此,许多家长对教师家访的态度已经悄然发生改变,从最早的热烈欢迎到如今的婉拒,剧情的翻转,看似预料之外,实则情理之中。

admin 发表于 2019-11-21 10:42:57

近日,由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研究院、中国教育学会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首届全国家庭—学校—社会协作与教师发展论坛举行。虽然与会的专家和教师都达成了共识——指导家长做好家庭教育,应当成为当代教师的必备素养,但对教师要不要深入学生家庭这一问题却有些“卡壳”。因为的确有相当一部分家长会婉拒教师的主动家访。(11月16日 新安晚报)

家访,作为家校沟通的重要形式,有助于全面了解学生情况,全方位收集学生信息,以客观审视学生的行为,促使教育方式更具针对性与科学性,更加适合学生个体,更加顺应学生心理,更加切合学生实际。

信息化时代,家校沟通方式方法更加多元,微信、电话交流成为家校沟通的主要方式。现代通讯工具可以便捷迅速地将学生的表现传递给家长,拉近了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信息传递距离,但却未必能够拉近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传统家访的作用不可替代。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以学校为中心的文化格局已经渐行渐远,学校的布局调整也打破了原本以自然村为单位的集中设置,土生土长的教师愈来愈少,教师与家长的亲邻关系日渐淡薄。在城区,这样的状况更加明显。钢筋水泥下的住宅,即使邻里之间也未必相识,更不用说教师了。学生家庭的分散性,给教师家访带来一定的阻碍。

与地理环境不熟悉相对应的是,家长对教师的排斥。一些家长不愿意教师步入家门,更不愿将家庭隐私暴露在教师面前,生怕家庭的差距影响教师对学生的认知,影响教育潜在的公平。这样一来,教师家访便成了一厢情愿。

再者,就教师而言,在学校实施教育教学行为是其职责之所在,让教师在下班后对学生进行家访,实际上已经超越了职责边界,全凭教师的职业良知与奉献精神。

家访的目的在于强化家校沟通,全面了解学生情况,实施家校合作,实现家校共育,共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实地家访是一种手段,但非唯一手段。无论教师还是家长,都应当遵循沟通的边界,将家访圈定在教育教学行为之内。

基于这样的认识,对于家访,不妨换一种思路——变深入学生家庭为邀请家长面谈,可以在学校单独设立家长会面室,或是与社区居委会商谈,开设家校驿站,让教师与家长在合适的场所无障碍地沟通,从而规避不必要的风险,去除彼此之间的隔阂。

当然,沟通不仅要合适的场地,更要合适的方法。为此,教师应掌握必要的沟通谈话技巧,和风细雨,娓娓道来,让家长感受到教师的尊重,体会到教师的用心,认同教师的理念,配合教师的教育。

(作者许艳丽,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文章转载自蒲公英评论网站。)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老师们,你们多长时间进行一次家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