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齐鲁教师发展论坛!
  • 主页 > 名校名师 > 名校传真 >
  • 醴陵市渌江中学
    发布时间:2019-10-29 11:25          作者:admin          来源:中国教育报         阅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名族的灵魂。”历经时间洗涤、淬炼过的优秀名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学校担负着文化传承的重任,深入挖掘名家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让名家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醴陵市渌江中学以名家文化作为学校的主题文化,通过名家文化来引领学校的发展,在名家文化建设中成为特色文化品牌学校。

    湖南株洲醴陵市是中国陶瓷历史名城、花炮之都、全国百强县市,醴陵市政府部门在打造“富强、美丽、文明、幸福”四个醴陵同时,不忘打造教育名片,醴陵市教育部门领导特别重视学校内涵发展。醴陵渌江中学作为本地区的窗口学校,在这种重视教育的土壤上,不忘初心,深耕学校内涵发展,打造学校品牌。

    渌江中学源于百年前的醴陵渌江书院。清末,改渌江书院为渌江中学。几经变迭,几历沧桑。新中国成立后,续办渌江中学。1987年10月,渌江中学与解放塘中学合并,取名为醴陵市第十三中学;2005年,醴陵市政府部门为整合城区教育资源,将醴陵市第十三中学与来龙门中学进行合并,迁新址于醴陵市城东凤坡里,恢复渌江中学校名。

    学校占地面积160余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绿化面积60余亩。学校现有7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778人,教职工237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55人,地市级学科带头人22人,全国劳动模范1人,醴陵市师德标兵、教学能手、优秀班主任等61人。

    根植深厚文化底蕴 大力弘扬红色文化

    作为一所有着悠久办学历史的老校,渌江中学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亦培养了一大批历史名人。辛亥革命元勋刘揆一、新中国上将宋时轮等先后在此学习或活动,著名革命家李立三同志、左权将军曾就读于渌江中学。

    为更好地传承红色文化,弘扬先辈的爱国精神,渌江中学以宣扬“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作为办学宗旨。2014年学校被授牌为“李立三红军学校”;2016年9月,学校开设了红色讲堂,当年承办了醴陵市李立三红军学校德育工作研讨会;2018年建设了“立三文化园”,制作了“李立三简介及革命史、醴陵革命史和革命人物、红军精神、国家领导人题词”等内容的文化墙;在2019年下学期规划建设一个红色文化展厅,编写好红色文化校本教材。学校每年都组织师生祭扫革命先烈,参观李立三、左权等革命先辈故居,缅怀革命先烈,传承、弘扬爱国精神。2016年9月22日,渌江中学承办了醴陵市李立三红军学校德育工作研讨会,开设了红色讲堂,全校师生重温长征故事,传承红军精神,担当红色教育重任。2016年11月学校代表株洲市红色教育集团参加在四川广安举行的首届“红星杯”校园足球邀请赛,足球小将们发扬不畏艰难险阻、敢于顽强拼搏的红军精神,团结进取,勇夺亚军。学校已成为弘扬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传承红色文化的平台。

    循名家成长之道 启人生异彩之门

    湖南人杰地灵,古今名家辈出。在古代,涌现出了欧阳询、周敦颐、王夫之、曾国藩、左宗棠、谭嗣同等书法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在近现代,涌现出了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贺龙、李立三、任弼时、粟裕等革命家、军事家,还有教育家徐特立、成仿吾,作家田汉、丁玲,哲学家、文艺理论家周扬,画家齐白石,历史学家翦伯赞,经济学家黄松龄等。

    为传承湖南名家思想、智慧、做人品质,激励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学校办学品位提升,2018年下学期,新任校长易志伟率领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在“红色文化”宣扬传承的基础上,力推名家文化建设。力求通过主题文化的引领,增强师生精神感召力,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提升学校文化品位,助力教学质量更上台阶。

    什么是名家文化?易志伟校长介绍说,名家文化是指以名家的思想为内核和价值取向,以研究和实施正确的名家成长的精神和理念,形成激励师生成长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通过名家文化建设,使师生员工对名家文化产生认同,并发扬名家精神,形成名家的价值取向,进而形成共同信仰的文化。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学校的师生员工;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价值观;学校文化建设的载体是各种表意符号——课程、活动、环境等。

    名家精神是名家文化的动力,渌江中学在研究、弘扬名家文化的基础上,基于名家文化的内涵特征,凝练出属于渌江中学的名家文化办学理念体系。

    核心价值:循名家成长之道,启人生异彩之门。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成员对学校发展目标的认同,又是学校成员办学所遵循的行为准则,更是学校必须拥有的终极信念。 

    循名家成长之道。它是指学校办学要遵循名家成长的规律、道路、方法、规则,师生员工在传承进取中所遵循的为人、做事、求知的价值观所形成的做人之道。基于名家文化的要素,师生成长之道可以概括为:文明有礼、善于合作、勤奋求知、承担责任、自强不息、勇于创新六个要素。

    启人生异彩之门。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的智能类型是不同的,分为八种类型: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和自省智能。教师只有发现学生优势智能的差异、尊重差异,才能在差异中发展学生的素质。对于学生来说,初中教育是人生的基础教育,在初中三年的教育中,教师要发现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在差异中发展,开启人生个性特长发展的大门,为每个学生个性得到异彩绽放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学校来说,要尊重教师的个性特长,发展教师的个性,让教师的生命也能在学校中异彩绽放。用名家成长的精神引领师生,学习名家成长的优秀品质,塑造师生综合素质。

    校训:自强不息,追求更好。自强是指一个人自觉努力地奋发图强,是无须他人提醒的自觉努力的行为。是自发自动、自我勉励、自力图强的一种个性特征。自强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美好的品德,是一个人活出尊严、活出人生价值的必备品质;是一个人健康成长、努力学习、成就事业的强大动力。自强是在自尊、自爱、自信、自勉的基础上充分认识自己的有利因素,积极进取、努力向上、不甘落后、勇于克服困难的优秀品质。

    历代名家的成长经历都是追求更好的历程:通过自强,不断地严格要求自己,自发自动求知、做事和承担责任,通过不懈的努力,做到精益求精,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这样就会在一个个循环中不断学习,挑战,进步,再学习,再挑战,再进步。不断完善自我,走向成功。

    校风:立志立德,立功立言。立志是指立下志愿,树立志向。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志以发言,言以出信,信以立志,参以定之。”人生要明确发展的志向,围绕着志向去努力,才能有所作为。立志是人生发展的风向标,只有明确自己的志向,有强烈的成就动机,一生努力奋斗,才能有所成就。

    立德、立功、立言是人生的三件大事,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范宣子与叔孙豹讨论“朽不朽”的问题。范宣子说,他的家族从尧舜时期就已经受封为贵族,经历夏商周,一直到春秋时期,世代受封,延续千年以上,长盛不衰,这是不是可以说是“不朽”了?叔孙豹回答,这不能算“不朽”,只能说是“世禄”。他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做人首先要修炼自己的人格,树立高尚的道德品行;其次,要学会做事,承担责任,为社会做贡献;再其次,要修炼自己的言行,学会做文章,当自己离开这个世界时,其言行还能指导着这个世界,这是名家的特点。立德、立功、立言即做人、做事、做文章。“三立”,现在我们可理解为人生的三个更高标准,或者说是成功人生的“三部曲”。 

    立志、立德、立功、立言,说得通俗一些,就是志向、做人、做事、做学问。

    教风:求真合作,责任创新。求真是指在探究自然、社会和教育规律所具有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作为教师,无论是做人、做学问,还是教书育人,都要做到求真求是。无论是学校团队,还是学校中的每一个成员,只有求真求是,才能不断地认识教育本质,把握教育规律,才能实现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合作是指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相互帮助的一种方式。合作是课程改革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合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进行相互配合、互相帮助,共同开启智慧的人生。

    责任对教师有两个含义。一是在职业道德上,把教书育人的工作当作个人分内应做好的事,在各项工作中努力做到尽职尽责;二是当没有做好自己工作时,要承担不利后果,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对于教师来说,责任意识,是“想干事”;责任能力,是“能干事”;责任行为,是“真干事”;责任制度,是“可干事”;责任成果,是“干成事”。教师的责任心就是关爱学生、关心学校、关爱社会等。教师的责任是必须使每个学生都进步,教师有了责任心,教育生活就有了真正的含义和灵魂。

    创新是通过自己的学习与研究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方法、元素等,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创新表现为:不墨守成规,勇于教学改革,勇于接受新的教育观念,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勇于创新教学方式等。创新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不竭动力。学校的教师队伍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创新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对教育教学改革的研讨。创新是名家的品质,也是教师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品质。

    学风:勤奋自勉,思辨精进。勤奋指坚持不懈地、高频率地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勤,就是要珍惜时间,勤学习,勤思考,勤探究,勤实践。学业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奋。

    自勉是指自己勉励自己努力学习,是无须他人提醒,自觉地承担起学习责任,努力学习,勤奋不止。世上凡是优秀者都能做到自发自动地学习,自己勉励自己,奋发图强、奋发努力,成为同伴中的模范人物。

    思辨是指在学习的过程,善于思考,明辨是非,认真仔细,保证学习的质量,把学到的知识落实到行动中。学习必须与思考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即是说,只学习前人遗留下来的知识而自己不去思考,将会停留在迷惘之中而不知道正确与错误,只是凭空思考而不利用前人的知识和经验,那将一无所成。可见,读过书后不去思考或只去思考而不读书都是学不到知识的。

    精进是指学生的学习每天要付出极大的努力,通过精准地学习,把每一天的学习任务达到理解、巩固和应用的要求,使自己的学业能得到精进。

    推进课堂文化建设 开发名家校本课程

    为探究、深化学校文化建设,渌江中学成立了以易志伟校长为组长的“名家文化建设推进领导小组”,德育处、教科室设立了“学校名家文化研究”科研课题。自2018年9月以来,学校共举办了12场专题培训会、研讨会。此外,学校积极开发名家文化校本课程,让师生走进名家文化。

    在渌江中学人看来,文明有礼是名家的形象,善于合作是名家的胸怀,勤奋求知是名家的条件,承担责任是名家的脊梁,自强不息是名家的关键,勇于创新是名家的精彩。研究名家风骨,学校以这六大维度为基础开发名家文化校本课程,每个维度又分六个单元,每个单元又分三个子维度,每个子维度以认识、情感、行为为要素,或者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进行划分。

    课堂教学过程也是名家文化实施的过程,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强化广大教师的课堂文化自觉。在课堂文化的构建上突出了四个要素:一是融入主题文化价值取向;二是融入新课程理念;三是融入学科的思想方法;四是融入课堂文明礼仪。

    有机融入学校名家文化体现的核心价值观。学校要求教师将名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相关要素有机融入课堂,并逐步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课堂文化。营造一个“文明有礼、善于合作、勤奋求知、承担责任、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课堂文化氛围。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热爱学习,相互合作,承担起学习责任,探求真理,不断地改革课堂教学方式,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以自主合作探究的课改理念为指导,实施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协同教学模式:“引领自学—互助合学—点拨展学—达标测学—归纳梳学”等五个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果。营造“人人有表达的愿望,人人有展示的机会”,推进课堂改革的深入发展。

    着力渗透学科思想方法。学校提倡教师结合所教学科特点和规律,提炼和挖掘学科思想方法。通过学科思想方法的渗透,培养学生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人文、审美等文化素养。

    构建与实施课堂仪式,规范课堂教学行为。一是上下课仪式:上课的铃声一响,学生应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师来上课,当教师宣布上课时,全班应迅速肃立,学生起立后,齐声说:“坐姿端正,认真倾听,勇于交流,谢谢老师。”然后,给老师敬礼。待老师答礼后,方可坐下……

    二是讲授仪式:教师讲授时目光要柔和亲切、站姿稳直、手势得体自然、语言精练、抑扬顿挫等。学生要做到“聚精会神地听讲,不能心不在焉、打哈欠,更不要与同学说悄悄话”“举止得体”等。上述行为既是对教师的尊重,又体现着强烈的文明特点。在讲授中,学生不断接受各种信息,在讲授后,学生的知识得到改变,实现了对某种知识的掌握。

    三是提问仪式:教师在提问中要认真提出问题,耐心倾听学生的回答,慎重评价学生回答,不能耻笑学生的表现;在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时,同样需要认真对待学生的问题、耐心倾听、仔细解答。学生在提问仪式中一般应该做到“首先举手,在老师点自己名字时,方可站起来答题”。

    坚持名家文化统领 深入落实立德树人

    文化的力量在于落到实处、落到细处。因此,渌江中学积极推进各类活动的开展,将文化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浸透其中。

    一是大力开展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活动。学校全力推进“班级合作学习小组建设”,让学生自己讨论建立班级文化:班名、班训、班规、班歌、班级口号,建立班级学生自我管理组织,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

    二是围绕名家文化的要素,开展德育系列活动。如:开展“名家文化月活动”,根据名家文化的内容,把思想品德教育与名家文化建设相结合。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名家文化校本剧表演体验活动。通过让学生表演体验名家文化校本剧,去感受名家文化的价值取向,是让名家文化进入学生心灵,转化为自己的行为方式。把名家文化说教转化成表演体验,感受到价值取向的美好,从而迁移到生活和学习中。让学生在体验中习得,在体验中受教育,在体验中成长。

    三是全力办好“未来班”,加强学困生转化工作。学校开创性地设置“未来班”,按年级把每个班思想表现与行为习惯较差的1至5人编成几个未来班,对他们进行集中培训。校长、政教处主任、年级部主任分别担任未来班班主任。未来班每半月集中培训一次,校长及学校师德标兵亲自上辅导课。课程设置科学合理,既有知识讲座又有德育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在德育活动中获得情感体验,在合作中培养行为习惯。

    四是广泛开展学生文明礼仪的“654321”活动。在学校大力倡导“五讲、五美”活动,“五讲”,即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五美”,即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仪表美和环境美。在全校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和训练,使教师和学生养成文明礼仪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规范,培养师生言谈举止高雅得体,文明大方的素养,构建一个“文明有礼,和谐有序”的校园环境。

    信念的确定,体现着内化于心;习惯的养成,体现着外化于行。渌江中学学子在名家文化的熏陶下,茁壮成长。近年来,渌江中学办学成果丰富。课题研究获省级科研成果二等奖两个,市级科研成果一等奖一个;教师撰写的论文40人次获国家级别奖励,212人次获省、市级奖励;参加教学竞赛3人获省级一、二等奖;28人获地、市级一、二等奖;学生参加理化生奥赛共有389人次获国家级别、省级、地级奖励。学校先后被评为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湖南省安全文明校园、湖南省“平安学校”、株洲市课堂教学改革样板校、株洲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株洲市绿色学校、株洲市卫生文明单位、株洲市数字校园建设试点校、醴陵市阅读推广“先进学校”等,自2012年以来年年荣获醴陵市教育质量红旗单位。

    “渌水扬波英才接力早启航,江声流韵文笔擎天敢揽月”。开拓进取的渌中人将在易志伟校长的领导下,励精图治,追求卓越,奋力把学校打造成“学生成才、教师成功、家长满意”的三湘名校。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