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齐鲁教师发展论坛!
  • 主页 > 名校名师 > 名家展示 >
  • 驰聘在校长自由之地
    发布时间:2019-06-07 10:58          作者:本报记者 倪秀 实习记          来源:中国教育报         阅读:

        “无论是给学生上课,还是管理学校,我都是靠站稳讲台来站好岗位。”1991年从教至今,王强从未离开过教学一线,站稳讲台上好课,是他做教师、做副校长的安身立命之本。

        中午时分,火辣的太阳铺在四川省犍为第一中学(下文简称“犍为一中”)2017年才投入使用的新校区。下午第三节课上课铃声响起,王强用胳膊夹着教材和备课本,走进高二(15)班的教室。这节课,他给学生上新课,内容是求函数的最值问题。

        课堂引入中,王强板书了几道题目,抽点了两名同学上讲台在黑板作答。教室内,九台吊扇,外加讲台两侧的立式风扇一起卖力地工作着。学生一边用手指压着练习本的左下角,一边将黑板上的题目誊抄下来仔细演算,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出答案。风扇的呼呼声,盖住了全班48名学生在练习本上演算题目的急迫。

        王强走下讲台,来回踱步。手里捏着点触笔的他俯下身来查看学生答题,抿着嘴微微点头,似乎心里有数,又抬头看看讲台上正在板书的学生,脸上露出斟酌的神情。

        “知识是拿来用的哈”,一句夹杂乐山方言口音的普通话,带着恳切的语调,打破了教室里此时单调沉静的风扇呼呼声,但没有打断学生作答。

        几分钟后,讲台上答题的同学回到座位,他三五步快走上讲台,重新唤起全班学生的注意。黑板中央是他自己精心整理的知识要点与例题梳理,方才学生的解答此时与自己的教案两相对比,清晰呈现着。

        今天这堂课王强主讲数学选修教材,通过课堂反馈,他发现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普遍表现出的问题是“只要结论不要条件”。

        王强老师神态略微内敛,平常喜欢腼腆地笑。但当他站上讲台,状态却有了不同,课堂似乎点亮了他的魔力。他评点学生毫不迟疑,通过讨论互动的方式传递给学生数学思维的严谨逻辑,两名同学的板书成了他同全班同学共同勾连知识点、复盘解题思路的引线。讲起数学如数家珍的他,语速极快,不出三五分钟,这道例题在他与同学的互动中,点评了不下三种解题思路。学生跟着踊跃互动,大胆提问。解题与讲题这个一静一动的阀门,由他掌控。

        1991年王强从重庆师范数学专业毕业,被分配到乐山市犍为县罗城中学。高中的教学生涯开始并不那么顺利,他才待了一年,第二年就因为教务安排需要去了初中,教了一届后才辗转回到高中。

        犍为一中校长胡泉在1991年就和王强认识了,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他提到王强“服从学校安排,很踏实,调去初中也没有怨言”。胡泉是比王强早一年进入教学一线的学长,王强常主动向他请教备课和教学的经验与方法。在胡泉看来,王强从普通数学教师,到数学教研组长,再到教务副主任、主任直至副校长,职务上“一步步地前进”,却在教学上“谦虚了二三十年”。

        “不整好觉得不对,不巴适(四川方言:不舒服)!”王强说。

        “热爱一件事,会变得专注并坚持。”王强喜欢数学并且在数学战线上战斗了28年。其实他一开始选大学专业时,“家里不懂,自己也不懂,作为农村的孩子想到的是只要能离开农村”。谈起职业选择,王强很坦诚。但不难看出,王强身上那股认真劲儿恰恰让他在数学这条路上越发有兴致。

        在王强的教师生涯中印象最深刻的是教1998届高中班。当时他还在罗城中学,因为是自己亲自带的第一届高中班,平时和学生一起讨论解题方法的机会多,互相促进。这种“很亲近”“师生间隙很小”的教学氛围王强特别喜欢,多年后,他提出“启发式课堂”,放手,给学生学习空间,同他记忆里的1998届高中班的氛围一脉相承。

        王强提得最多的几个字是“把握课堂”。在他看来,课堂是教师的根本,是与学生产生关联不可替代的纽带,更是他如今作为学校管理者安身立命的根本。如今的管理职务与课堂教学安排上难免冲突,但王强依旧在努力使两者成为前进的双轨。

        “希望不留遗憾”是王强对自己教学提的要求,实际上他做到了“尽心尽力”。“王老师是所有老师中我最喜欢的。他金句多,天天给我们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高二(15)班学生黄仪说,大家都喜欢王老师,也常常给他“提要求”。

        学校副校长的办公室在行政楼,学生提出找王老师辅导数学不方便,希望他尽量在教学楼里的教师办公室办公。为此,现在只要没有紧急的行政工作要处理,他基本都在教师办公室,方便学生“随叫随到”。

        在王强眼里,课堂是自由之地,学校是价值之所。

        2017年,犍为县成立名师工作室——王强工作室,有12名成员。“对年轻人多关注”常挂在他嘴边。曾经一位青年教师连续教了三年高一,信心备受打击。王强主动担任其指导教师,花费心力与时间帮其整理教案,恢复其自信心,这位年轻教师在他的指导下,迅速成长为了高中数学骨干。

        在胡泉看来,治学与治校,王强在协调两者平衡时,就如同面对他所热爱的数学教学事业那样,一直在技巧与热忱之间把握平衡。王强就像学生身边的垂范者与引路人,在校园这一方热土上,找到基点,然后稳步前进,保持积极思考与判断。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