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齐鲁教师发展论坛!
  • 主页 > 名校名师 > 名家展示 >
  • 张华礼:让“自觉+”教育成为习惯
    发布时间:2019-02-21 14:55          作者:admin          来源:现代教育报         阅读:

    image.png

    ■人物名片

    张华礼,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毕业,硕士研究生,高级教师。1992年7月参加工作,先后在顺义师范学校、顺义教师进修学校、顺义区委办公室任职。2009年7月任中共北京市顺义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北京市顺义区教育委员会副主任,2013年10月出任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校长。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 那是教育吐“芳华”

    大约从1983年开始,为了缓解农村小学师资严重不足的压力,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从初中毕业生中招收优秀学生就读中等师范学校、学生毕业后到城乡小学任教的招生政策。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全国近400万学习成绩优异的初中毕业生,涌进了中等师范学校的校门。他们中绝大部分,从毕业开始,就一直坚守在乡村中小学,成了中国当代教育最坚固的基石。他们是一群学习成绩优异、充满才华的人,是初中阶段学习成绩最出类拔萃者。现任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校长张华礼,正是这其中的一分子。

    张华礼出生在顺义南彩镇,曾经的南彩公社,这里地处顺义区境中部,潮白河畔。“当时,南彩学校建在我们村一个高台的古庙上,院里种着一棵苹果树,学校前面是一大片广场,农闲时节,你就会看到村里各家各户都聚集在那里打土坯,”据张华礼回忆,“学校是乡村最美的建筑,上课的铃声是乡村最动听的声音。”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诞生出了一批吃苦耐劳、性格坚毅,渴望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有为青年。

    1985年中考过后,基于身边师者的熏陶、师范专业院校的机遇以及对文化事业的敬仰,张华礼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等师范学校。那时,他甚至拒绝了牛栏山一中的邀请,毅然选择了读中师,分数线比牛山一中的录取分数线还要高出十分。在现在人们眼中或许有一丝不解,但在当时物资薄弱、选择单一的环境因素下,这个梦想和目标却又显得那么合情合理。可以说,当时中师的学生是极其优秀的一批初中毕业生,即便换做今天,也都是各所中学的佼佼者,甚至将会是重点大学的有力竞争者。

    然而,梦想并没有就此止步。一般来说,中师毕业后就可以直接进入当地小学当老师,而张华礼却始终坚信,自己还可以学得更多、做得更好、行得更远。1988年,张华礼被保送到首都师范大学就读,又接受了四年本科系统性教育与学习。即使毕业后走向了工作岗位,他仍觉得学无止境。2003年张华礼又再次考上北师大的研究生,做专业性研究。被问及扎根教育领域到底有多久时,张华礼算了算谦虚地说,“从中师到现在,我整整在教育领域当了33年的学生。”

    最是书香能致远 唯有读书方宁静

    多读一本书,就能多增一分内心的温润、宁静和饱满,减去一分现代生活带来的漂浮、戾气和木然。说起读书,张华礼可谓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书虫”。他人生的每个阶段都被读书所充盈。小时候,去往城里的公交车次数有限,他就起早贪黑坐车往返于王府井书店;上大学,他悄悄省下晚饭钱,就只为买钱钟书的《管锥编》来看;甚至为了节省开支,走很远的路去琉璃厂淘书;现在,他也是书不离手,还结合新形式适当进行电子化阅读。

    此外,张华礼的爱读书也成就了他记日记的好习惯,并且一坚持就是几十年。翻看着一摞珍藏多年的日记本,一行行密密麻麻的文字让他不由得感慨岁月的变迁。这里书写着他过去的日常生活、内心独白以及未来期许。这是他每个阶段情感寄托之地,他格外珍惜,至今保留。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博客和邮件成了他写作的新领地,也逐渐让他在读书时踏上了信息输出的快车道。不光是网站上写随笔、读书笔记、杂文等,他也在多家报刊杂志上发表过专署文章。

    到了牛栏山一中,他更是将书香濡染着学校里的每一位教师、每一位莘莘学子,被誉为“书香校长”。“一位成功的教师,一定是不惜金钱勇于购书的人,一定是不惜体力,忘我读书的人。” 张华礼这样要求学校的老师们。同时,他也组织开展各类课内外活动丰富学生读书生活,如:高一年级的“日新阅益”读书活动,高二年级的“经典研读”系列活动,高三年级结合高考的“名著阅读”课程……为提升阅读的广度与深度,学校兴建紫藤书屋,邀请专家学者进校讲座,举办校园读者见面会,并号召“图书动起来,建立行走的图书馆”,将一些学生喜欢的书进行全校漂流,做到人人有书读,人人爱读书。

    现在,读书成了校园的文化特色,每天傍晚走在校园里,时常能听见学生们读书后的所思所想。这是校园广播“空中读书”“与书会友”的读书交流栏目,是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为鼓励学生们比拼阅读,学校每学期还会评选出校园读书状元,并给予一定的奖励,还会在校园公众号“牛人街一号”不定期推出。

    在学校68年的发展历程中,一座始建于元代的古院落如宝藏般珍藏在校园一隅,也亲眼伴随并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牛栏山一中的变化。这座古庙宇坐北朝南,前立木制牌楼一座,其后有石狮一对,院中松柏参天,房屋共40余间。考虑到这里环境清幽、古风典雅,适合安静地读书,在保护文物的基础上,学校把这里打造成了校园专属的元圣书院。每周四下午,张华礼就在这里开启国学讲堂,给学生们解读名著,学生们都表示这里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谈到进一步规划,张华礼坦言:“一方面,我想推进书院课程,凡是选修此课程的学生在毕业前要至少修满一年;另一方面,想给图书馆增设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等专题类藏书,并打算在校园建立一个外语阅读空间。”

    一位有情怀的校长 做着一件有温度的事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牛栏山一中,学校确认“以德立校,艰苦奋斗,严谨治学,辛勤育人”为学校的优良传统。如今,经过几十年“牛一”人的共同努力,牛栏山一中已成为集高中教育、初中教育、小学教育和国际教育为一体,拥有7000多名师生的牛栏山一中教育集团。

    2013年,怀揣教育情怀的张华礼,从教委回归学校,成为牛栏山一中第十代“掌门人”。五年来,张华礼一直践行办学思想,继续保持并提升了牛栏山一中这所名校的影响力,并在办“有温度、有品位、有示范性的世界一流学术性高中”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为此,他每天清晨6点半赶到校操场和学生们一起出操,晚上9点半学生下了晚自习,他才匆匆回家。即便有外出会议,他也会在结束后返回学校视察。他总是勤勤恳恳、忙忙碌碌,几乎整日以校为家。

    在牛栏山一中,张华礼营造“三最”校园环境,即最值得信赖的是干部、最值得尊敬的是教师、最可爱的是学生;以及以人为本的育人思想:对教职工,他提出“一魂两xin”的教育改革新思路,即办有魂的教育,做创新的教育和用心的教育;对学生,他秉承“自觉+”教育的理念,让学生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蜕变。他一心朝着打造名校、名师、知名校友的目标前进。

    “学校进行多元化人才教师引进,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明显提升,牛栏山一中教育集团现有教师764人,本科以上737人,其中硕士239人,博士11人。”张华礼介绍学校师资队伍时表示,“所有的一线教师都会在国内的东北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两所师范高校接受培训。同时,学校在加拿大的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和美国的弗吉尼亚大学给老师们开展课题培训,目前受训教师将近80人。”

    对于如何管理教师,张华礼也有自己的想法,他认为:“做管理首先要讲理,大家是通情达理的人。”当看到教师们回公寓要经过一片垃圾处理场,一到夏天就会挥发出难闻的气味,张华礼马上让学校后勤处派人清理了垃圾场。此举一方面为教师提供整洁的居住外环境,另一方面也提醒老师们室内的环境需要靠自己来维持。随后,学校建立了教师宿舍管理制度,并给不合格者提供自主申请保洁的机会。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教育”。张华礼重视培养塑造农村孩子的修养与气质。为此,学校每周四下午开设综合课程、百名科学家进校园课程、iPad课程实验班、东航飞行实验班、中华经典导读课程等自主选修课,并成立服装、茶艺、皮影、模拟飞行、扎染、风筝、游泳、电钢琴等社团丰富孩子眼界,让寄宿制农村高中学生享受大学般的综合教育。他还亲自鼓励引导学校科技社团小组大胆想象、创新设计 “不会起末的黑板擦”等科学小发明,开拓思维。

    目前,牛栏山一中98%以上的毕业生进入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大学、加州伯克利分校、迈阿密大学在内的国内外高等院校学习,形成了享誉京城的“牛栏山一中”教育品牌。

    人物观点

    自觉 一个通向成功的名字

    学生如何做到自觉?第一,自觉之本在认同。对于一件事,一个制度,一个要求,不认同,就不可能自觉。要提高学生对学校规则的认同性,就要让他们首先对校规、校纪了然于胸,再去理解树立规则的合理性,从内心里接受并给予认同。

    第二,自觉之魂在主动。有些人也能按要求做,但完全是被动的,被安静,被学习,被约束……这并不能说明学生有自觉性,因为这些都是迫于外力下被动执行,效果就不会好,也谈不上持久。学生们如果内心认同了就要主动去做、去践行、去实现。

    第三,自觉之要在行动。光说不练假把式,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是我们要摒弃的。只有将头脑中的意识转化为行动,我们才能看到自觉的成果。我们也相信当你长久地坚持去做,自然而然就会主动起来。

    第四,自觉之成在慎独。一个人是否已经具备了自觉的素养,就看这个人在无人监督、个人独立的工作学习状态下是否能够慎独。一个人在无人之时也不会扔垃圾,也不会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在没有人督促的情况下也愿意拿起书本、仍关注自我素养的打造。我们相信,此时此刻,你的思想意识就已经得到了提升。

    自觉是我们的核心素养,它不是孤单的,与它相联系的是一个家族:自尊、自爱、自主、自信、自强、自律、自勉、自得、自知等等,我们要逐步建立起以“自觉”为核心的素养体系,让自觉这个大家族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一种追求,一种信仰,一种动力!

    □文/本报记者 张莹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