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齐鲁教师发展论坛!
  • 主页 > 名校名师 > 名家展示 >
  • 郑彤:打造中国人自己的国际学校
    发布时间:2018-04-20 13:34          作者:admin          来源:中国教育报         阅读:

    blob.png

    郑彤,北京大学附属嘉兴实验学校总校长。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硕士,曾任北大青鸟集团总裁助理兼集团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北大资源学院执行校长等职。

    诺贝尔奖得主、世界著名化学家、碳60的发现者罗伯特·柯尔教授去年到中国访问,期间空降北大附属嘉兴实验学校发表演讲,消息一传出立刻引发媒体关注。柯尔教授曾多次到访中国并受邀到知名高校发表演讲,但在基础教育的学校演讲尚属首次。这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竟然能有如此大的魔力吸引世界顶级科学家前来?要想得到答案,不得不提及这所学校的校长郑彤。

    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更不忘他们的“中国根”

    从浙江一所师范院校毕业后,郑彤任教不久便获得当地教坛新秀的荣誉,大家都以为他会成为一名学科名师,但令人惊讶的是,他却选择了下海,到北京打拼。彼时,恰逢北大青鸟集团创立。郑彤说服自己的理由是:趁自己年轻,多闯荡,多历练,多积累经验。况且,企业的用户思维、服务至上理念,或许能为以后办教育带来更多活力。

    于是,即使在北大青鸟集团做到总裁助理的郑彤,也从来没有放弃对教育的追求。当集团创办北大资源学院后,郑彤担任了执行校长。有许多人对一位企业高管跑到学院做职业教育工作很不理解,而他自己却说:“从学师范到做企业再到教育岗位,我是回到了教育原点,可以做点教育事儿了。”

    在北大资源学院,郑彤创新性地提出了许多有影响的教育观点。比如“从入学第一天起做好职业准备”,要培养像U盘一样的“即插即用”型人才;搞好职业教育既要把握外部客户企业的需求,更要注重内部客户学生的需求。他还说:“如果学校教育只会闭门造车,客户肯定不满意。一切问题的解决,根本在于提升执行力和服务满意度。”

    但郑彤没有止步于此,当北大附属嘉兴实验学校办学机会来临时,他又走在了前面。

    北大附属嘉兴实验学校是一所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国际化学校,作为首任校长的郑彤却一直强调两个字“中国”,因为郑彤内心清楚,要想打造“中国人自己的国际学校”,这所学校必须既拥有民族的DNA,同时管理和课程又要高度国际化,这样才能中西融合,才有深厚的中华底蕴。

    一方面引进纯正、高水准、高质量的IB系统,另一方面建设自己的国际化课程系统,郑彤的“两条腿”走路较好地解决了大家普遍担心的“纯西式课程系统带来的中国文化被弱化问题”。对此,郑彤的理解是,“我们不能让孩子成为‘香蕉人’,除了皮肤是黄的,内心全是白的,这样的小留学生熟知西方文化,却很难融入中国文化”。

    “传承北大精神,回归教育本真”,正是在郑彤的顶层设计下,尽管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会有许多挑战,但学习效果却很好。

    “以前的科学课都是图片,而现在我们通过亲手做实验,可以看到最真实的场景,实验报告再也不是凭空杜撰,而是用翔实的数据说话,科学真的让世界‘活’了起来。”学生赵羽弦说。

    与赵羽弦有同样感受的学生不在少数,他们可以自主地从天文望远镜里探寻太空的奥秘,从植物栽培中收获化合作用带来的惊喜,还可以在家里或学校观察动物繁衍、植物细胞分裂的情况。还有一些科学“发烧友”,自己制作小型发电机,把实验“玩转”起来。

    “独立探索科学、鼓励发现世界,只要学生想学,我们就提供机会。”正是带着这样的想法,去年当得知诺贝尔奖得主、世界著名化学家柯尔教授到北大讲学的消息,郑彤就专程跑回北京,通过朋友盛情地邀请柯尔前往学校为孩子们做演讲,提供机会与孩子们来一次亲密接触。

    “同学们,你们看这两只鸟,一只说‘我跟着大部队就总有粮食吃’,而另一只却说‘我想吃新鲜的,所以我要朝着自己喜欢的方向高飞’……”柯尔教授幽默风趣的演讲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尤其是讲到科学家要有好奇心、要有勇气探索未知时,台下的孩子们静心聆听沉浸其中。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一件小事都可能影响他们一生,相信柯尔教授的成长故事以及科学家特有的智慧,一定会给孩子们带来深远影响。”对于这点,郑彤深信不疑。

    为了让孩子们拥有国际视野,郑彤费尽了心思;为了让孩子们拥有自己的“中国心”,郑彤从来没有放弃过。

    在学校建筑设计上,郑彤专门邀请浙江大学设计研究院倾力打造,在现代化、人文化的基础上导入北大建筑元素。只要步入校园,红墙、青砖、灰瓦、西门、未名湖、博雅塔、群斋等便映入眼帘。这些建筑风格与景观元素,以及贯穿其中的校园文化内涵,让孩子们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北大的传统与文化。

    《诗经》等国学经典吟诵,让孩子们品悠悠古韵;开学季拜先贤孔子、点“朱砂”等启智活动,让孩子们习古礼、传文明;还有中华武术活动、沙画艺术节等,栖身于粉墙黛瓦的园林式校园中,总能看到郑彤忙碌的身影。

    “传承国粹,我们从点滴做起,从自己做起。”郑彤如此说道。

    国际化培养教师队伍,为学生添“严师益友”

    去年12月13日-14日,学校组织的“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至今令郑彤记忆犹新。实验学部的金飞飞老师、国际学部的吴媛虹老师围绕《数学广角——搭配一》授课。金飞飞以故事导入,设置解救美羊羊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吴媛虹在IB理念指导下以实物导入,让孩子们摆出各种可能性,并以逆推方式给出树状图思维工具。专家最后针对讲课情景,从情境引入、教学展开、习题训练等方面,进行点评。

    对于国际部的外籍教师培养,郑彤也借鉴了“同课异构”的方式,邀请国际学部副校长带领戏剧、视觉、音乐教师进行跨学科课例研修。有从艺术评价标准入手的,有从音乐课实例入手的,有从结合视觉艺术案例与学生探究艺术知识入手的,这些教师从不同的视角授课,让学生们感受到“艺术大餐的魅力”。

    “通过这样的活动,我们希望教师能以个性化的授课方式形成不同的教学风格,让孩子们在思考过程中享受学习的快乐。”郑彤笑着说道。

    一所学校发展的质量,教师队伍是最直接的衡量标准。什么样的教师才能引领未来,给孩子面向未来的教育?这是郑彤在管理学校中要破解的问题。

    为培养一支好的教师队伍,1年前郑彤就组织成立了嘉兴学校教师发展研究中心,借助北大雄厚的师资队伍,引进了北大教育学院、北大教育质性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林小英教授作为首席专家,并组建专业团队,为学校搭建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教学研究的平台。

    通过前期讲座、调研、沟通,学校教师专业成长支持计划项目迅速启动,并且实打实地推出四大专业发展项目:模块研修,包括线上、线下的模块化课程、专家讲座等;经验交流,包括校本师徒制、教师午餐会、主题沙龙等;行动研究和实践反思,包括课例研究、教育叙事、教育戏剧等,以此丰富教师专业成长体验。

    郑彤认为,队伍建设“既要让每一位教师获得真实、可见的发展,还要构建教师实践共同体,让教师们抱团发展”。

    为了让每一位教师受惠,郑彤让“北大名师大讲堂”在学校发挥用武之地。如邀请北大教授焦维新前来举办“带你遨游太阳系”讲座;邀请教授程郁缀举办“古典诗词欣赏与人文素养提升”讲座;邀请教授向俊杰举办“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未来教育”讲座等。每次讲座,讲堂里座无虚席,讨论也异常热烈。

    “这里的教师和蔼可亲,可以交朋友,但严格的时候也很严格,可以说是我们的‘严师益友’。”学生朱力广说。

    6年级学生金楚童在上了学校的戏剧课后,改变很大。“以前,孩子在公共场合发言都紧张,现在不用准备就可以出口成章了。”金楚童的妈妈说,戏剧课让孩子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同时也让孩子走进别人的生活,体验不同角色的情感和心路历程。

    “我们是在戏剧实践中学习,这种学习不仅是知识的积累,也是自我认识的深化。”金楚童对自己的学习如此评价。

    来自美国纽约的版画老师Victoria,每次上课都要求学生们讲出作品蕴含的故事,高年级学生还要写项目报告。还有Stuart老师的生物课、Benjamin老师的音乐课、Melanie老师的体育课……每一位老师,每一门课程,都深受学生喜爱。

    “遵循心与心的沟通、心与心的触摸,给予孩子自由的途径,让孩子自由思考、自由探究。这样,他们才能享受成长带来的快乐。”郑彤说。

    “这个由中外优秀教师组成的团队,为学生提供了中西合璧的教学环境。”郑彤如此认为。

    点滴皆成长,人人有故事

    面向世界与未来,在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下,郑彤提出“点滴皆成长,人人有故事”的育人观点。他说,“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知识非常有限,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和素养”。

    “点滴皆成长,人人有故事,我们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书写与众不同的人生故事。”这是郑彤的育人理念。

    为了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故事,从2016年开始,每年寒假学校都会为本校学生及嘉兴市优秀学子推出“我到北京看北大”的冬令营活动。于是,连续几年孩子们到北大的百年讲堂、未名湖边和清华大学的清华学堂、北京航天博物馆、中国科技馆、国家博物馆、国家大剧院等,参观访问、交流探讨。兴奋印在每个学生的脸上,旅途中学生们爆发出阵阵欢声笑语。

    学校国际部每周都会发送信息向师生和家长通报学校工作进展与学生的学习情况。每一季度,各科教师都会送一份成绩单到学生手中。成绩单上清晰地记录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来自各科教师的问候与评价。在这里,学生实现了数字化、客观化、体系化的自我认知。

    学生冯依依以前是一个不爱运动的孩子,在趣味运动会的熏陶下,她突然发现“感受到了合作的氛围,品味着运动带来的乐趣,体会到了进步的欣喜”。

    毅然挥别北京生活,举家迁往嘉兴的邓予诚一家也切身感受到了这里的学习给孩子成长带来的变化。过去在北京一所军区幼儿园学习,邓予诚被军事化管理、生硬教条主义的教育方式吓到了,差点让“幸福”毁于“噩梦”。到了这所学校,邓予诚一入园就被教师詹佳琴结结实实的拥抱所感动。接着,詹佳琴拉着邓予诚的手进了教室,向新同学问好,认识新教具和新玩具。孩子很快就融入了园所生活。此后,邓予诚每天回家会向家长说一说发生在幼儿园里的新奇故事、最喜欢的朋友、最喜欢的区角游戏,还有“我的詹老师”……

    看到学生们的成长足迹,郑彤感到十分欣慰。他说:“教育就是育人的工作,一定要尊重教育规律,让学校成为孩子愿意来的地方。”而郑彤的梦想是,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塑造多元世界情怀,让中国人自己的国际学校有更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